中国中学生英语作文中的具体互文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论文框架 | 第11-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2.1 互文性理论 | 第12页 |
2.2 互文性分类 | 第12-13页 |
2.3 二语写作中的具体互文性研究 | 第13-16页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2.4 小结 | 第16-17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17-20页 |
3.1 语料库 | 第17-18页 |
3.1.1 语料来源 | 第17页 |
3.1.2 研究工具 | 第17页 |
3.1.3 语料统计 | 第17-18页 |
3.2 研究问题 | 第18页 |
3.3 研究框架 | 第18-20页 |
3.3.1 陈词 | 第18页 |
3.3.2 引用 | 第18-19页 |
3.3.3 提及 | 第19页 |
3.3.4 套语 | 第19-20页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0-47页 |
4.1 陈词 | 第20-26页 |
4.1.1 陈词的分布 | 第20-22页 |
4.1.2 陈词的特征 | 第22-26页 |
4.2 引用 | 第26-35页 |
4.2.1 引用题干信息 | 第26-28页 |
4.2.2 引用名人名言 | 第28-31页 |
4.2.3 引用谚语 | 第31-35页 |
4.3 提及 | 第35-40页 |
4.3.1 提及的内容与功能 | 第35-38页 |
4.3.2 提及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4.4 套语 | 第40-47页 |
4.4.1 套语的功能 | 第40-43页 |
4.4.2 套语存在的问题 | 第43-47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7-50页 |
5.1 研究发现 | 第47页 |
5.2 教学启示 | 第47-49页 |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