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腐蚀的控制与防护论文--金属表面防护技术论文

植酸盐对环氧带锈涂装涂层防护性能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概述第11-21页
    1.1 带锈涂装涂料概述第11-14页
        1.1.1 带锈涂装涂料的分类第11-13页
        1.1.2 带锈涂装涂料研究现状第13-14页
        1.1.3 带锈涂装涂料发展趋势第14页
    1.2 铁锈的性质及特点第14-16页
        1.2.1 铁锈锈层的成分及特点第14-15页
        1.2.2 锈层的性质第15页
        1.2.3 锈层对金属腐蚀的影响第15-16页
    1.3 植酸盐第16-18页
        1.3.1 植酸及植酸盐基本性质第16-17页
        1.3.2 植酸盐在金属防腐蚀的应用第17-18页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目的第18-21页
第2章 实验方法第21-25页
    2.1 实验材料第21-23页
        2.1.1 实验材料及表面处理第21页
        2.1.2 实验试剂第21-22页
        2.1.3 实验仪器第22-23页
    2.2 涂层的制备第23页
    2.3 测试方法第23-24页
        2.3.1 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第23页
        2.3.2 极化曲线测试第23-24页
        2.3.3 附着力测试第24页
        2.3.4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24页
        2.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植酸盐对金属基体缓蚀作用的研究第25-51页
    3.1 植酸盐的水溶性第25-27页
    3.2 植酸盐对喷砂基体的缓蚀作用的研究第27-37页
        3.2.1 植酸盐对喷砂基体腐蚀形貌和成分影响第27-32页
        3.2.2 去除腐蚀产物后植酸盐对喷砂基体微观腐蚀形貌影响第32-34页
        3.2.3 植酸盐对抛光基体腐蚀形貌影响第34-37页
    3.3 植酸盐对带锈基体缓蚀作用研究第37-50页
        3.3.1 植酸盐对带锈基体腐蚀形貌及成份的影响第37-42页
        3.3.2 植酸盐对带锈基体耐蚀性的影响第42-48页
        3.3.3 植酸盐缓蚀机理研究第48-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植酸盐对环氧带锈涂装涂层防护性能的影响第51-67页
    4.1 植酸盐对环氧带锈涂装涂层耐蚀性的影响第51-59页
        4.1.1 EIS测试结果第51-56页
        4.1.2 植酸盐对环氧带锈涂装涂层屏蔽性能的影响第56-58页
        4.1.3 植酸盐对环氧带锈涂装涂层下基体腐蚀的影响第58-59页
    4.2 植酸盐对环氧带锈涂装涂层宏观形貌的影响第59-60页
    4.3 植酸盐对环氧带锈涂装涂层附着力的影响第60-61页
    4.4 植酸钾对环氧带锈涂装涂层防护性影响分析第61-66页
        4.4.1 植酸钾对带锈基体腐蚀形貌的影响第62-63页
        4.4.2 植酸钾对带锈涂装涂层防护性能影响第63-64页
        4.4.3 植酸钾涂层防护性能分析第64-66页
    4.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5章 带锈涂装涂层防护的机理分析和评价第67-81页
    5.1 植酸盐对涂层屏蔽性能影响研究分析第67-74页
        5.1.1 植酸盐的酸碱性第67-68页
        5.1.2 植酸盐在涂层中的分散第68-70页
        5.1.3 植酸盐的结构第70-71页
        5.1.4 涂层/基体元素分布第71-72页
        5.1.5 涂层下带锈基体腐蚀过程机理分析第72-74页
    5.2 涂层腐蚀过程电化学阻抗谱等效电路模型解析第74-77页
        5.2.1 电化学阻抗谱法简介第74-75页
        5.2.2 植酸盐涂层体系的电化学阻抗谱特征及其等效电路模型第75-77页
    5.3 涂层防护性能的评价第77-79页
    5.4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结论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7-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u、Ni对止裂钢耐蚀行为的影响
下一篇:添加Y和Ce对Mg-Li-Zn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