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药物载体跨膜动力学的模拟研究

摘要第5-9页
ABSTRACT第9-14页
符号说明第21-23页
第一章 绪论第23-39页
    1.1 前言第23-24页
    1.2 研究背景第24-30页
        1.2.1 细胞膜概述第24-26页
        1.2.2 纳米粒子的跨膜运输第26-28页
        1.2.3 细胞穿透肽的跨膜运输第28-29页
        1.2.4 细胞膜对药物载体跨膜运输的影响第29-30页
        1.2.5 细胞环境对于药物载体跨膜运输的影响第30页
    1.3 分子模拟方法概述第30-36页
        1.3.1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第31-32页
        1.3.2 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第32-36页
        1.3.3 其他模拟方法第36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36-39页
        1.4.1 研究内容第36-37页
        1.4.2 研究意义第37-39页
第二章 纳米粒子跨膜动力学的尺寸效应第39-49页
    2.1 摘要第39页
    2.2 研究背景第39-40页
    2.3 模型与方法第40-41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41-48页
        2.4.1 膜弯曲能调控的包裹方式第43-45页
        2.4.2 磷脂扩散控制的包裹方式第45-48页
    2.5 本章结论第48-49页
第三章 红细胞骨架对纳米粒子内吞的抑制作用第49-65页
    3.1 摘要第49页
    3.2 研究背景第49-50页
    3.3 模型与方法第50-52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52-64页
        3.4.1 没有骨架时纳米粒子的内吞第52-54页
        3.4.2 红细胞骨架抑制纳米粒子内吞第54-58页
        3.4.3 骨架的张力对于纳米粒子内吞的影响第58-61页
        3.4.4 细胞膜骨架对于纳米粒子内吞影响的相图第61-63页
        3.4.5 细胞膜骨架垂直方向的弹性力对纳米粒子内吞的影响第63-64页
    3.5 本章结论第64-65页
第四章 渗透压对于对纳米粒子跨膜的影响第65-81页
    4.1 摘要第65页
    4.2 研究背景第65-66页
    4.3 模型与方法第66-68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68-79页
        4.4.1 渗透压引起膜泡的形成第68-70页
        4.4.2 成泡的膜对于单个纳米粒子内在化的影响第70-74页
        4.4.3 成泡的膜对于多个纳米粒子的内在化影响第74-75页
        4.4.4 BAR曲率蛋白的粘附第75-79页
    4.5 本章结论第79-81页
第五章 跨膜电势促进细胞穿透肽的直接穿透跨膜第81-99页
    5.1 摘要第81页
    5.2 研究背景第81-82页
    5.3 模型与方法第82-85页
        5.3.1 双膜模型第83-85页
        5.3.2 电场下的单膜模型第85页
        5.3.3 单膜模型平均力势的计算第85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85-98页
        5.4.1 没有多肽时双膜模型在强电势差下成孔第86-88页
        5.4.2 膜电势下细胞穿透肽的直接穿透第88-96页
        5.4.3 电场作用下的细胞穿透肽穿膜第96-98页
    5.5 本章结论第98-99页
第六章 穿膜多肽与细胞膜相互作用以及水中铋离子的检测第99-117页
    6.1 摘要第99页
    6.2 研究背景第99-100页
    6.3 模型与方法第100-104页
        6.3.1 双膜模型第102-103页
        6.3.2 单膜模型第103页
        6.3.3 铋离子检测方法第103-104页
    6.4 结果与讨论第104-114页
        6.4.1 双膜体系中TAT多肽与膜的相互作用第104-108页
        6.4.2 单膜体系中TAT多肽与膜的相互作用第108-113页
        6.4.3 水中铋离子的检测第113-114页
    6.5 本章结论第114-11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17-121页
    7.1 结论第117-119页
    7.2 展望第119-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5页
附录第135-139页
致谢第139-141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1-143页
作者简介及导师简介第143-145页
附件第145-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维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合成及其电解水析氢催化机理的研究
下一篇: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抗低速冲击及界面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