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地质与测量论文--矿井地质论文

内蒙古锡林河子流域浅层水文地质结构辨识及采煤疏干影响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1页
        1.2.1 地下水勘察方法概况第14-15页
        1.2.2 大地电磁法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3 地面核磁共振方法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4 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现状第18-19页
        1.2.5 采煤疏干地下水研究现状第19-20页
        1.2.6 煤炭开采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第20-21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1页
    1.4 主要创新点第21-23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23-34页
    2.1 地理位置第23页
    2.2 气象气候第23-27页
    2.3 区域地质第27-29页
        2.3.1 地形地貌第27页
        2.3.2 地层岩性第27-28页
        2.3.3 地质构造第28-29页
    2.4 地表水资源概况第29-30页
    2.5 地下水资源概况第30-33页
        2.5.1 水文地质条件第30-31页
        2.5.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第31-33页
    2.6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锡林河子流域地电结构MT辨识第34-59页
    3.1 大地电磁法基本理论第34-39页
        3.1.1 电磁场基本方程第34-36页
        3.1.2 均匀层状模型的大地电磁场第36-38页
        3.1.3 趋肤深度第38-39页
    3.2 EH-4连续电导率成像系统第39-48页
        3.2.1 EH-4组成及优势第39-42页
        3.2.2 测点的布置第42-43页
        3.2.3 平行实验第43-45页
        3.2.4 资料处理第45-48页
    3.3 二维NLCG反演与解译第48-58页
        3.3.1 理论模型反演试验第48-51页
        3.3.2 反演解译原则第51-52页
        3.3.3 反演解译分析第52-57页
        3.3.4 反演解译验证第57-58页
    3.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锡林河子流域含水层结构MT-SNMR辨识第59-91页
    4.1 核磁共振基本理论第59-61页
    4.2 反演算法第61-64页
    4.3 野外工作方法第64-68页
    4.4 结果分析与解译第68-84页
    4.5 综合解译验证第84-90页
    4.6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五章 采煤疏干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第91-124页
    5.1 胜利煤田露天矿水文地质条件第91-92页
    5.2 基于AHP-SNMR富水性分区评价第92-99页
        5.2.1 AHP法评价过程第93-94页
        5.2.2 基于AHP-SNMR评价分析第94-99页
    5.3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第99-100页
    5.4 地下水运动数学模型第100-113页
        5.4.1 模型建立第100-101页
        5.4.2 模型求解第101-104页
        5.4.3 模型识别第104-112页
        5.4.4 模型检验第112-113页
    5.5 地下水的影响预测及分析第113-122页
        5.5.1 采煤疏干对地下水的影响预测第113-122页
        5.5.2 采煤疏干地下水的影响分析第122页
    5.6 本章小结第122-124页
第六章 采煤疏干对地表水的影响程度分析第124-132页
    6.1 影响过程与机理分析第124-125页
    6.2 对径流量影响程度分析第125-128页
        6.2.1 基准期与影响期的划分第125-127页
        6.2.2 径流量影响程度定量分析第127-128页
    6.3 对湖泊面积影响程度分析第128-130页
        6.3.1 基准期与影响期的划分第128-129页
        6.3.2 湖泊面积影响程度定量分析第129-130页
    6.4 采煤疏干胁迫下水资源保护对策与建议第130-131页
    6.5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结论与展望第132-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47-148页
致谢第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沉积环境分析
下一篇:强韧化蚕丝的添食法制备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