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1-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20页 |
1.2 吸力式桩概述 | 第20-22页 |
1.2.1 吸力式桩安装 | 第20-21页 |
1.2.2 吸力式桩发展概况 | 第21-2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36页 |
1.3.1 模型试验研究 | 第22-29页 |
1.3.2 吸力式桩基础承载力和变形分析方法 | 第29-36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6-39页 |
第二章 砂土中单桩及组合三桩基础抗斜拉模型试验技术 | 第39-65页 |
2.1 试验场地概述 | 第39-43页 |
2.1.1 土工槽概况 | 第39-40页 |
2.1.2 试验用砂 | 第40-43页 |
2.2 试验模型构件 | 第43-45页 |
2.2.1 模型桩尺寸参数 | 第43-44页 |
2.2.2 模型桩材料性能参数 | 第44-45页 |
2.3 模型试验装置 | 第45-53页 |
2.3.1 试验加载装置 | 第45-48页 |
2.3.2 吊装及沉贯装置 | 第48-49页 |
2.3.3 给排水装置 | 第49-50页 |
2.3.4 测量装置及测点布置 | 第50-53页 |
2.4 试验方案和试验步骤 | 第53-59页 |
2.4.1 试验方案 | 第53-54页 |
2.4.2 试验步骤 | 第54-55页 |
2.4.3 预试验 | 第55-57页 |
2.4.4 桩身位移及倾角的计算 | 第57-59页 |
2.5 试验结果初步分析 | 第59-63页 |
2.5.1 单桩基础试验初步分析 | 第59-61页 |
2.5.2 三桩基础试验初步分析 | 第61-63页 |
2.6 小结 | 第63-65页 |
第三章 砂土中单桩及组合三桩基础抗斜拉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65-87页 |
3.1 等位移比下桩基础承载力对比分析 | 第65-73页 |
3.1.1 单桩与三桩等位移比承载性能分析 | 第65-68页 |
3.1.2 不同工况桩基础等位移比下承载性能分析 | 第68-73页 |
3.2 桩基础在斜拉荷载下的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 第73-81页 |
3.2.1 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 第73-74页 |
3.2.2 位移点及荷载变形曲线的选取 | 第74-76页 |
3.2.3 单桩及三桩极限承载力 | 第76-81页 |
3.3 桩基础的破坏标准 | 第81-82页 |
3.4 桩身转角β的分析 | 第82-85页 |
3.4.1 不同荷载作用角度的影响 | 第83页 |
3.4.2 不同长径比的影响 | 第83-84页 |
3.4.3 不同桩间距的影响 | 第84-85页 |
3.5 小结 | 第85-87页 |
第四章 砂土中单桩及组合三桩基础抗斜拉位移及破坏模式的试验结果分析 | 第87-117页 |
4.1 单桩基础位移及破坏模式分析 | 第87-93页 |
4.1.1 单桩基础的桩体平动及转动分析 | 第87-89页 |
4.1.2 单桩基础的破坏模式分析 | 第89-93页 |
4.2 三桩基础位移及破坏模式分析 | 第93-112页 |
4.2.1 三桩基础的桩体平动及转动分析 | 第95-102页 |
4.2.2 三桩基础的破坏模式分析 | 第102-110页 |
4.2.3 三桩基础的局部变形分析 | 第110-112页 |
4.3 在斜拉荷载作用下单桩及组合三桩基础破坏机理的初步分析 | 第112-115页 |
4.4 小结 | 第115-117页 |
第五章 砂土中单桩及组合三桩基础抗斜拉承载特性的数值分析 | 第117-139页 |
5.1 ABAQUS数值分析方法简述 | 第117-118页 |
5.2 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118-127页 |
5.2.1 物理模型 | 第118-119页 |
5.2.2 本构模型 | 第119-122页 |
5.2.3 接触边界处理 | 第122-124页 |
5.2.4 材料参数的选取 | 第124页 |
5.2.5 网格划分、边界条件及荷载施加 | 第124-126页 |
5.2.6 有限元分析工况 | 第126-127页 |
5.3 有限元结果分析 | 第127-136页 |
5.3.1 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127-128页 |
5.3.2 斜拉荷载作用下组合三桩基础破坏机理 | 第128-130页 |
5.3.3 桩间距(B)对组合三桩基础抗斜拉承载特性的影响 | 第130-135页 |
5.3.4 荷载作用点位置对组合三桩基础抗斜拉承载特性的影响 | 第135-136页 |
5.4 小结 | 第136-139页 |
第六章 砂土中单桩及组合三桩基础抗斜拉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第139-157页 |
6.1 概述 | 第139-142页 |
6.1.1 极限平衡法简述 | 第139-140页 |
6.1.2 桩的相对刚度分析 | 第140-142页 |
6.2 单桩抗斜拉承载力的极限平衡解法 | 第142-152页 |
6.2.1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 第142-145页 |
6.2.2 单桩水平极限承载力分析 | 第145-150页 |
6.2.3 单桩抗斜拉极限承载力 | 第150-152页 |
6.3 三桩抗斜拉承载力分析 | 第152-155页 |
6.3.1 三桩的等效直径 | 第152-153页 |
6.3.2 三桩抗斜拉极限承载力的计算 | 第153-155页 |
6.4 小结 | 第155-15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7-163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57-160页 |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160-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77页 |
致谢 | 第177-1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79-181页 |
论文独创性说明 | 第181-183页 |
附件 | 第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