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二硝基酚类污染物概述 | 第11-15页 |
·二硝基酚类污染物的产生 | 第11页 |
·二硝基酚类污染物的危害 | 第11-12页 |
·硝基酚类污染物的处理方法 | 第12-15页 |
·二氧化氯 | 第15-18页 |
·简介 | 第15页 |
·理化性质 | 第15-16页 |
·制备方法 | 第16-17页 |
·分析方法 | 第17页 |
·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 第17-18页 |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8-20页 |
·选题意义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二氧化氯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0-34页 |
·原理 | 第20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0-22页 |
·实验所需溶液 | 第22-25页 |
·二氧化氯标准溶液 | 第22-24页 |
·其他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24-25页 |
·分析步骤 | 第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33页 |
·pH值的影响 | 第25-28页 |
·二氧化氯的加入量对测定的影响 | 第28-29页 |
·比色皿长度对测定的影响 | 第29页 |
·反应时间对测定的影响 | 第29-30页 |
·共存离子对测定的影响 | 第30-32页 |
·标准曲线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催化剂的制备与选择 | 第34-44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34-35页 |
·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35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35-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2页 |
·载体预处理方式的影响 | 第36页 |
·活性组分的影响 | 第36-40页 |
·助剂的影响 | 第40-42页 |
·表征结果 | 第42-43页 |
·XRD分析 | 第42页 |
·pH_(zpc)测定结果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二氧化氯催化降解二硝基酚有机废水 | 第44-72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44-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页 |
·结果评价手段 | 第45-46页 |
·二硝基酚模拟废水 | 第45页 |
·二硝基酚实际废水 | 第45-46页 |
·二氧化氯催化降解DNBP(2-sec-Butyl-4,6-dinitrophenol) | 第46-58页 |
·不同pH值下静态吸附实验 | 第46-47页 |
·初始pH值对DNBP降解的影响 | 第47-49页 |
·二氧化氯加入量对DNBP降解的影响 | 第49页 |
·催化剂加入量对DNBP降解的影响 | 第49-50页 |
·反应时间对DNBP降解的影响 | 第50-51页 |
·动力学分析 | 第51-54页 |
·比较实验 | 第54-56页 |
·二氧化氯活性监测 | 第56-57页 |
·催化剂回收 | 第57-58页 |
·二氧化氯催化降解DNPC(2,6-dinitro-p-cresol) | 第58-64页 |
·不同pH值下静态吸附实验 | 第58-59页 |
·pH值对DNPC降解的影响 | 第59页 |
·催化剂用量对DNPC降解的影响 | 第59-60页 |
·二氧化氯加入量对DNPC降解的影响 | 第60-61页 |
·反应时间对DNPC降解的影响 | 第61-62页 |
·反应动力学 | 第62-63页 |
·催化剂回收 | 第63-64页 |
·二氧化氯对二硝基酚实际废水的降解 | 第64-70页 |
·车间废水测定波长的确定 | 第65-66页 |
·原水最佳稀释倍数的确定 | 第66-67页 |
·最佳反应pH值的确定 | 第67-68页 |
·催化剂最佳加入量的确定 | 第68页 |
·二氧化氯最佳加入量的确定 | 第68-69页 |
·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