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縮略词表 | 第6-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 1 BDNF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2 BDNF的降糖机制 | 第10-12页 |
| 2.1 神经系统介导的BDNF降糖作用 | 第10页 |
| 2.2 BDNF对胰岛素敏感性影响 | 第10页 |
| 2.3 BDNF对胰脏的作用 | 第10-11页 |
| 2.4 BDNF对肝脏的作用 | 第11-12页 |
| 3 BDNF与T2DM相关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 第12-14页 |
| 3.1 BDNF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第12页 |
| 3.2 BDNF与糖尿病神经病变 | 第12-13页 |
| 3.3 BDNF与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4-24页 |
| 1 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 1.1 2型糖尿病组 | 第14页 |
| 1.2 健康对照组 | 第14-15页 |
| 2 临床资料的收集 | 第15页 |
| 2.1 基本资料的收集 | 第15页 |
| 2.2 血液标本的采集 | 第15页 |
| 2.3 生化指标测定 | 第15页 |
| 3 主要试剂 | 第15-16页 |
| 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6页 |
| 5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16-17页 |
| 5.1 Rnase-free水的配制 | 第16-17页 |
| 5.2 75%酒精的配制 | 第17页 |
| 5.3 电泳缓冲液的配置 | 第17页 |
| 6 实验方法 | 第17-23页 |
| 6.1 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 | 第17页 |
| 6.2 外周血淋巴细胞BDNF mRNA相对表达的测定 | 第17-21页 |
| 6.3 血清BDNF含量的测定 | 第21-22页 |
| 6.4 血清VEGF含量的测定 | 第22-23页 |
| 7 统计学处理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24-28页 |
| 1 各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第24-25页 |
| 2 T2DM组与健康对照组BDNF、BDNF mRNA、VEGF水平比较 | 第25页 |
| 3 各组BDNF、BDNF mRNA、VEGF水平比较 | 第25页 |
| 4 血清BDNF与CIMT、BDNF mRNA、VEGF、相关分析 | 第25-26页 |
| 5 T2DM伴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血清BDNF含量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26-28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28-33页 |
| 1 BDNF的结构 | 第28-29页 |
| 2 BDNF与T2DM及T2DM伴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第29-30页 |
| 2.1 糖尿病内源性BDNF水平的变化 | 第29页 |
| 2.2 外源性BDNF对糖尿病血糖的影响 | 第29-30页 |
| 2.3 BDNF与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 | 第30页 |
| 3 VEGF的结构 | 第30-31页 |
| 4 VEGF和T2DM及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 | 第31页 |
| 5 BDNF与BDNF mRNA、VEGF及CIMT的关系 | 第31-32页 |
| 6 研究展望与存在不足 | 第32-33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37-38页 |
| 致谢 | 第38-39页 |
| 附录 实验图片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