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胁迫性的电子投票协议设计与分析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电子投票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3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4 本文安排及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第2章 预备知识 | 第15-23页 |
2.1 符号说明 | 第15页 |
2.2 ElGamal公钥密码体制 | 第15-16页 |
2.3 RSA公钥加密体制 | 第16-17页 |
2.4 零知识证明 | 第17-18页 |
2.5 同态加密 | 第18页 |
2.6 混合网 | 第18-19页 |
2.7 可否认认证协议 | 第19-20页 |
2.8 电子投票的安全性要求 | 第20-23页 |
第3章 基于F00投票协议的无收据电子投票方案 | 第23-33页 |
3.1 引言 | 第23页 |
3.2 F00投票协议及其分析 | 第23-25页 |
3.3 改进的F00投票方案 | 第25-29页 |
3.4 性能分析与量化分析 | 第29-31页 |
3.5 小结 | 第31-33页 |
第4章 新的抗胁迫攻击的电子投票方案 | 第33-41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黄宏升等人的抗胁迫攻击方案的描述及分析 | 第33-35页 |
4.3 新方案的构造及分析 | 第35-39页 |
4.4 新方案的量化分析表 | 第39-40页 |
4.5 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抗胁迫攻击的远程电子投票方案 | 第41-49页 |
5.1 引言 | 第41页 |
5.2 远程电子投票 | 第41-43页 |
5.3 抗胁迫攻击的远程电子投票方案 | 第43-47页 |
5.4 量化分析表 | 第47-48页 |
5.5 小结 | 第48-4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49页 |
6.2 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个人简历 | 第59-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