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疏水改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对含油废水絮凝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含油污水简介第12-13页
    1.3 水中油类去除方法第13-15页
        1.3.1 生物法第13-14页
        1.3.2 物理法第14页
        1.3.3 化学法第14-15页
    1.4 除油絮凝剂研究现状第15-17页
    1.5 疏水改性絮凝剂破乳机理第17-18页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8-21页
        1.6.1 研究内容第18-20页
        1.6.2 研究技术路线第20-21页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疏水改性絮凝剂合成研究第22-29页
    2.1 引言第22-23页
    2.2 实验仪器与方法第23页
    2.3 阳离子度和特性粘度测量方法第23-24页
    2.4 合成条件优化第24-28页
        2.4.1 光照时间第24-25页
        2.4.2 含固量第25-26页
        2.4.3 阳离子单体含量第26-27页
        2.4.4 疏水亲油单体含量第27页
        2.4.5 pH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疏水改性絮凝剂分子结构研究第29-37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实验设备第29-30页
        3.2.1 实验仪器第29-30页
        3.2.2 实验方法第30页
    3.3 红外光谱第30-31页
    3.4 核磁共振第31-32页
    3.5 差热-热重第32-34页
    3.6 扫描电镜第34-35页
    3.7 聚合机理研究第35页
    3.8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疏水改性絮凝剂除油性能研究第37-51页
    4.1 引言第37-38页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8-39页
        4.2.1 实验试剂第38页
        4.2.2 实验仪器第38页
        4.2.3 实验方法第38-39页
    4.3 含油量测量方法第39页
    4.4 单因素优化第39-44页
        4.4.1 阳离子单体质量分数第39-40页
        4.4.2 疏水单体质量分数第40页
        4.4.3 静置时间第40-41页
        4.4.4 快搅速度第41-42页
        4.4.5 快搅时间第42页
        4.4.6 慢搅时间第42-43页
        4.4.7 pH第43-44页
    4.5 絮凝性能对比第44-46页
    4.6 除油机理研究第46-50页
    4.7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疏水改性絮凝剂除浊性能研究第51-66页
    5.1 引言第51页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1-52页
        5.2.1 实验仪器第51页
        5.2.2 实验试剂第51-52页
        5.2.3 实验方法第52页
    5.3 浊度测量方法第52-53页
    5.4 单因素优化第53-58页
        5.4.1 阳离子单体质量分数第53页
        5.4.2 疏水单体质量分数第53-54页
        5.4.3 沉降时间第54-55页
        5.4.4 慢搅时间第55-56页
        5.4.5 快搅速度第56页
        5.4.6 快搅时间第56-57页
        5.4.7 pH第57-58页
    5.5 PAMP与PAC性能对比第58-59页
    5.6 响应面法第59-63页
    5.7 除浊机理研究第63-64页
    5.8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6.1 结论第66-67页
    6.2 创新点第67页
    6.3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5页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甲苯二次有机气溶胶主要组分的细胞毒性研究
下一篇:循环蒸发技术处理含丙炔醇高浓度有机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