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室内分布系统概述 | 第8-9页 |
1.1.1 室内分布系统的应用背景 | 第8页 |
1.1.2 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结构 | 第8-9页 |
1.2 室内分布定向天线的发展概况 | 第9-11页 |
1.2.1 室内分布天线的分类 | 第10-11页 |
1.2.2 室内分布天线的技术指标和质量探讨 | 第11页 |
1.3 微带缝隙天线与电-磁组合天线的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3.1 微带缝隙天线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2 电-磁振子组合天线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4 本课题的设计内容及流程 | 第18-19页 |
1.5 全文内容简介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天线的基本理论与仿真测试工具 | 第20-30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天线基本参数 | 第20-23页 |
2.2.1 输入阻抗 | 第20页 |
2.2.2 反射系数与驻波比 | 第20-21页 |
2.2.3 带宽 | 第21-22页 |
2.2.4 方向图与前后比 | 第22-23页 |
2.2.5 增益系数 | 第23页 |
2.3 电磁仿真软件与远场测试系统说明 | 第23-29页 |
2.3.1 电磁仿真软件介绍 | 第23-27页 |
2.3.2 近场测试系统说明 | 第27页 |
2.3.3 远场测试系统说明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微带缝隙天线与电磁振子组合天线的原理分析 | 第30-42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3.2.1 传输线模型理论 | 第30-31页 |
3.2.2 空腔模型理论 | 第31-32页 |
3.3 缝隙天线基本理论 | 第32-37页 |
3.3.1 巴比涅原理与互补天线 | 第32-34页 |
3.3.2 偏心馈电原理解析 | 第34-36页 |
3.3.3 带有调谐支节的偏心微带缝隙天线仿真分析 | 第36-37页 |
3.4 电磁振子组合天线工作原理及设计分析 | 第37-41页 |
3.4.1 工作原理 | 第37-38页 |
3.4.2 电磁组合天线设计原理分析 | 第38-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微带-缝隙激励的电-磁组合天线 | 第42-52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电磁组合天线设计结构 | 第42-43页 |
4.3 天线辐射原理分析 | 第43-44页 |
4.4 天线参数性能分析 | 第44-47页 |
4.4.1 偏心距离对天线阻抗特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4.4.2 调谐枝节长度对天线阻抗特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4.4.3 水平振子距离缝隙的高度对天线阻抗特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4.5 天线测量与结果分析 | 第47-51页 |
4.5.1 天线阻抗特性的仿真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第48-49页 |
4.5.2 天线方向图特性的仿真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第49-50页 |
4.5.3 天线增益特性的仿真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第50-5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电-磁振子组合天线的宽带化设计 | 第52-61页 |
5.1 引言 | 第52页 |
5.2 天线宽带化设计结构 | 第52-53页 |
5.3 参数性能分析 | 第53-56页 |
5.3.1 偏心距离对天线阻抗特性的影响 | 第54页 |
5.3.2 调谐枝节的长度对天线阻抗特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5.3.3 对称振子长度与宽度对天线阻抗特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6-60页 |
5.4.1 天线阻抗特性的仿真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第57-58页 |
5.4.2 天线方向图特性的仿真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第58-59页 |
5.4.3 天线增益特性的仿真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第59-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总结 | 第61-62页 |
6.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66-67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