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结合穴位注射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的影响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1.临床资料 | 第14-16页 |
1.1 一般资料 | 第14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14-15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15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15-16页 |
1.5 脱落标准 | 第16页 |
2. 治疗方法 | 第16-17页 |
2.1 电针 | 第16页 |
2.2 穴位注射 | 第16-17页 |
2.3 药物组 | 第17页 |
3. 观察指标 | 第17-18页 |
3.1 主要症状或体征的疗效判定 | 第17页 |
3.2 骨密度检测 | 第17页 |
3.3 骨代谢指标评定 | 第17-18页 |
3.4 疼痛评定 | 第18页 |
3.5 安全性指标测定 | 第18页 |
3.6 统计学方法 | 第18页 |
4. 结果 | 第18-21页 |
4.1 主要症状或体征的疗效比较 | 第18页 |
4.2 骨密度测定值比较 | 第18-19页 |
4.3 骨代谢指标比较 | 第19页 |
4.4 疼痛积分比较 | 第19页 |
4.5 安全性指标分析 | 第19-21页 |
讨论 | 第21-40页 |
1. 中医学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第21-27页 |
1.1 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文献记载 | 第21页 |
1.2 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1-23页 |
1.3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辩证分型 | 第23页 |
1.4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则 | 第23-24页 |
1.5 中医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 第24-27页 |
2.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第27-31页 |
2.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 | 第27-29页 |
2.2 西医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 第29-31页 |
3. 研究方法选择依据 | 第31-40页 |
3.1 穴位选择依据 | 第31-33页 |
3.2 电针选择依据 | 第33-34页 |
3.3 穴位注射选择依据 | 第34-37页 |
3.4 观察指标选择依据 | 第37-39页 |
3.5 药物选择依据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9页 |
附录 综述 | 第4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