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中英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1-13页 |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3-17页 |
| 2.1 材料 | 第13-14页 |
| 2.1.1 药品与试剂 | 第13页 |
| 2.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13-14页 |
| 2.1.3 病例选择 | 第14页 |
| 2.2 方法 | 第14-17页 |
| 2.2.1 术前准备 | 第14页 |
| 2.2.2 麻醉方法 | 第14-15页 |
| 2.2.3 监测内容及观察指标 | 第15-16页 |
| 2.2.4 血液标本采集及检测 | 第16页 |
| 2.2.5 手术方法 | 第16页 |
| 2.2.6 统计学处理 | 第16-17页 |
| 第3章 结果 | 第17-24页 |
| 3.1 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 | 第17页 |
| 3.2 两组病人的左室射血分数、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等方面情况 | 第17-18页 |
| 3.3 两组病人诱导时注射痛、肌阵挛,术中知晓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 | 第18页 |
| 3.4 两组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 | 第18-20页 |
| 3.5 血糖、血浆皮质醇的变化 | 第20-22页 |
| 3.6 MMSE评分的比较 | 第22页 |
| 3.7 POCD 的发生情况 | 第22-24页 |
| 第4章 讨论 | 第24-30页 |
| 4.1 手术与POCD | 第25-26页 |
| 4.2 麻醉与POCD | 第26-27页 |
| 4.3 血浆皮质醇与POCD | 第27-28页 |
| 4.4 如何减少POCD的发生 | 第28-30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0-31页 |
| 5.1 结论 | 第30页 |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30-31页 |
| 致谢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6页 |
| 附录 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 | 第36-38页 |
| 综述 心脏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探讨 | 第38-48页 |
| 1. 外科和麻醉在POC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第39页 |
| 2.炎症在POC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第39-41页 |
| 3.生物学标志 | 第41页 |
| 4.干预措施 | 第41-42页 |
| 5.药物疗法 | 第42页 |
| 6.展望 | 第42-43页 |
| 7.小结 | 第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