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P2P网络借贷双方交易行为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第12页
    1.3 创新之处第12页
    1.4 主要内容第12-13页
    1.5 本章小结第13-15页
第二章P2P网络借贷现状及文献综述第15-25页
    2.1 P2P网络借贷基本概念界定第15页
    2.2 P2P网络借贷基本现状描述第15-19页
    2.3 文献综述第19-24页
        2.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9-22页
        2.3.2 国内研究现状第22-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P2P网络借贷交易行为的理论基础第25-38页
    3.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5-27页
        3.1.1 逆向选择第25-26页
        3.1.2 道德风险第26-27页
    3.2 社会资本理论第27-28页
    3.3 行为金融理论第28-30页
        3.3.1 羊群效应第28页
        3.3.2 BSV模型第28-29页
        3.3.3 DHS模型第29页
        3.3.4 HS模型第29-30页
    3.4 贷款人羊群效应讨论--基于信息瀑布模型第30-36页
        3.4.1 Anderson和Holt的信息瀑布模型第30-32页
        3.4.2 AH模型应用于P2P网贷平台的局限第32-33页
        3.4.3 P2P网贷信息瀑布模型第33-34页
        3.4.4 P2P网贷信息瀑布模型参数讨论第34-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四章 借贷双方交易行为实证研究第38-64页
    4.1 数据采集与说明第38-39页
    4.2 借款人行为聚类分析第39-46页
        4.2.1 聚类分析研究目的第39-40页
        4.2.2 借款人样本数据统计第40-41页
        4.2.3 聚类变量选取第41-42页
        4.2.4 聚类分析结果第42-45页
        4.2.5 小结第45-46页
    4.3 借款人借款满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46-56页
        4.3.1 借款满标影响因素分析的目的第46页
        4.3.2 变量选择和相关性检验第46-49页
        4.3.3 建立Logistic模型第49-52页
        4.3.4 模型回归结果讨论第52-55页
        4.3.5 借款满标预测模型和验证第55-56页
    4.4 贷款人羊群效应的实证检验第56-62页
        4.4.1 网贷平台羊群效应的检验方法第56-57页
        4.4.2 羊群效应验证方法选择第57-58页
        4.4.3 模型构建与数据描述第58-60页
        4.4.4 羊群效应检验结果第60页
        4.4.5 稳健性检验第60-62页
    4.5 羊群效应的影响第62-63页
        4.5.1 对P2P网络借贷市场的影响第62页
        4.5.2 对贷款人最终收益的影响第62-63页
    4.6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6页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64-65页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件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证券公司境外并购动因与绩效分析--以海通证券并购大福证券为例
下一篇:初创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基于M公司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