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重金属Cd在环境中的污染状况和生态毒性 | 第9-11页 |
1.1.1 重金属Cd在环境中的污染状况 | 第9-10页 |
1.1.2 重金属Cd对植物的毒害和植物对Cd的耐镉机制 | 第10-11页 |
1.2 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矿质营养以及逆境生理中的作用和机理 | 第11-15页 |
1.2.1 丛枝菌根真菌概述 | 第11-12页 |
1.2.2 丛枝菌根真菌对金属的耐受性 | 第12-13页 |
1.2.3 丛枝菌根真菌对宿主植物重金属耐受能力的影响 | 第13-14页 |
1.2.4 丛枝菌根真菌对宿主植物氮素和碳素营养的作用 | 第14-15页 |
1.3 重金属污染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生长和吸收重金属的影响 | 第15-19页 |
1.3.1 菌根植物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适应机制 | 第15-17页 |
1.3.2 丛枝菌根真菌在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可能的应用 | 第17-19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6 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2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2.2 试剂和仪器 | 第22-24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2.2.2 主要仪器 | 第23-24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4-26页 |
2.3.1 盆栽方法 | 第24-25页 |
2.3.2 分析测试方法 | 第25-26页 |
2.4 数据统计及处理 | 第26-27页 |
第三章丛枝菌根真菌对不同品种旱稻的侵染及其生长的影响研究 | 第27-45页 |
3.1 丛枝菌根真菌对不同品种旱稻的侵染率 | 第27-30页 |
3.1.1 无Cd污染下丛枝菌根真菌对旱稻的侵染率 | 第27-28页 |
3.1.2 低Cd污染下丛枝菌根真菌对旱稻的侵染率 | 第28-29页 |
3.1.3 高Cd污染下丛枝菌根真菌对旱稻的侵染率 | 第29-30页 |
3.2 丛枝菌根真菌对不同品种旱稻的生物量结果分析 | 第30-43页 |
3.2.1 旱稻茎部生物量 | 第30-33页 |
3.2.2 旱稻根部生物量 | 第33-36页 |
3.2.3 旱稻谷壳生物量 | 第36-39页 |
3.2.4 旱稻米粒生物量 | 第39-43页 |
3.3 讨论 | 第43-45页 |
第四章 丛枝菌根真菌对不同品种旱稻吸收累积及转运镉的影响研究 | 第45-55页 |
4.1 旱稻对Cd的吸收累积 | 第45-51页 |
4.2 旱稻对Cd的富集转运 | 第51-54页 |
4.3 讨论 | 第54-55页 |
第五章 丛枝菌根真菌对不同品种旱稻根际酶活性的影响 | 第55-61页 |
5.1 丛枝菌根真菌对不同品种旱稻根际脲酶活性的影响 | 第55-57页 |
5.2 丛枝菌根真菌对不同品种旱稻根际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第57-59页 |
5.3 讨论 | 第59-6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