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阳县贫困户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满意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观点评述 | 第12页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2-13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16-17页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贫困 | 第17页 |
2.1.2 贫困户 | 第17页 |
2.1.3 精准扶贫 | 第17页 |
2.1.4 顾客满意度 | 第17-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2.1 贫困成因理论 | 第18页 |
2.2.2 反贫困理论 | 第18-19页 |
2.2.3 顾客满意度理论 | 第19-21页 |
3 曲阳县精准扶贫现状 | 第21-27页 |
3.1 曲阳县概况 | 第21-22页 |
3.2 曲阳县贫困现状 | 第22-23页 |
3.3 曲阳县精准扶贫现状 | 第23-25页 |
3.4 贫困户生活改变情况 | 第25-27页 |
4 曲阳县贫困户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 | 第27-34页 |
4.1 调查问卷设计说明 | 第27页 |
4.1.1 数据来源 | 第27页 |
4.1.2 问卷的设计 | 第27页 |
4.2 满意度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第27-34页 |
4.2.1 受访贫困户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4.2.2 贫困户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认知情况 | 第28-33页 |
4.2.3 致贫原因调查 | 第33-34页 |
5 满意度指标体系构建及结果分析 | 第34-45页 |
5.1 指标体系构建 | 第34-36页 |
5.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34页 |
5.1.2 指标选取 | 第34-36页 |
5.2 权重的确定 | 第36-41页 |
5.2.1 构建判断矩阵 | 第38-39页 |
5.2.2 一致性检测 | 第39-40页 |
5.2.3 权重的计算结果 | 第40-41页 |
5.3 模糊综合评价 | 第41-43页 |
5.3.1 准则层评价结果 | 第41-42页 |
5.3.2 目标层评价结果 | 第42-43页 |
5.4 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5.4.1 感知质量 | 第43页 |
5.4.2 公众满意度 | 第43-44页 |
5.4.3 公众信任 | 第44-45页 |
6 曲阳县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45-47页 |
6.1 贫困瞄准机制不合理 | 第45页 |
6.2 贫困户知情权保障不足 | 第45页 |
6.3 贫困户监督权保障不足 | 第45页 |
6.4 产业扶贫模式单一 | 第45-46页 |
6.5 资金扶持不足惠民实事不利 | 第46页 |
6.6 贫困户职业培训力度不足 | 第46-47页 |
7 对策建议 | 第47-50页 |
7.1 改良识别机制精确定位贫困人口 | 第47页 |
7.2 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保障贫困户知情权 | 第47页 |
7.3 转变思想观念保障贫困户监督权 | 第47-48页 |
7.4 建立多元化产业扶贫模式 | 第48页 |
7.5 整合社会资源提高资金利用率 | 第48页 |
7.6 大力发展技能培训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8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详细摘要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