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沿海渔村民间信仰的变迁研究--以J省B村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3.1 国内研究 | 第10-12页 |
1.3.2 国外研究 | 第12页 |
1.3.3 研究述评 | 第12-13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1.5.1 民间信仰 | 第15-16页 |
1.5.2 海洋文化 | 第16-18页 |
第2章 田野调查点的概述 | 第18-22页 |
2.1 B村地理位置 | 第18-19页 |
2.2 B村人文状况 | 第19-22页 |
2.2.1 B村渔民及渔业经济状况 | 第19-21页 |
2.2.2 B村渔民的文化生活 | 第21-22页 |
第3章 民间信仰的变迁:人与神 | 第22-36页 |
3.1 自由:1949-1965年B村民间信仰 | 第22-27页 |
3.1.1 信仰对象:多样化 | 第22-24页 |
3.1.2 信仰方式:仪式性与个人性相结合 | 第24-27页 |
3.2 蛰伏:1966-1976年B村民间信仰 | 第27-30页 |
3.2.1 信仰对象:统一性 | 第27-29页 |
3.2.2 信仰方式:隐蔽性的个人行为 | 第29-30页 |
3.3 复兴:1977年-至今B村民间信仰 | 第30-35页 |
3.3.1 信仰对象:固化 | 第30-31页 |
3.3.2 信仰方式:公祭与家庭祭祀互嵌 | 第31-35页 |
3.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民间信仰变迁的实践逻辑:国家与社会 | 第36-45页 |
4.1 民间信仰生存的原因 | 第36-40页 |
4.1.1 个人:精神需求的导向 | 第36-38页 |
4.1.2 社会:民间文化的延续 | 第38-39页 |
4.1.3 国家:主流价值与民间价值的互动 | 第39-40页 |
4.2 民间信仰变迁的动力 | 第40-43页 |
4.2.1 国家制度的型塑 | 第41页 |
4.2.2 民众文化习俗的影响 | 第41-43页 |
4.2.3 社会环境的建构 | 第43页 |
4.3 互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 第43-45页 |
第5章 结语与反思 | 第45-47页 |
5.1 结语 | 第45页 |
5.2 反思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