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7-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0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 ·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机制 | 第10-12页 |
| ·自由基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 第10页 |
| ·钙超载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 第10-11页 |
| ·白细胞激活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 第11页 |
| ·心肌细胞凋亡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 | 第11页 |
|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 第11-12页 |
| ·缺血预适应 | 第12-15页 |
| ·心肌缺血预适应(IPC)概念及作用 | 第12页 |
| ·触发物质 | 第12-13页 |
| ·中介物质 | 第13-14页 |
| ·效应物质 | 第14-15页 |
| ·药理预适应(pharmacological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PIP) | 第15-17页 |
| ·腺苷类及其受体 | 第15-16页 |
| ·缓激肽(BK)类及其受体 | 第16页 |
| ·线粒体KATP通路开放剂 | 第16页 |
| ·中药药理预适应 | 第16-17页 |
| 第3章 黄芪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17-22页 |
| ·材料 | 第17页 |
| ·药品与试剂 | 第17页 |
| ·主要仪器 | 第17页 |
| ·实验动物 | 第17页 |
| ·实验方法 | 第17-19页 |
|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复制 | 第17-18页 |
| ·动物分组及给药 | 第18页 |
| ·指标测定 | 第18-19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19页 |
| ·实验结果 | 第19-22页 |
|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 | 第19-20页 |
| ·黄芪注射液对血清酶学的影响 | 第20页 |
| ·黄芪注射液对心肌组织HE 染色的影响 | 第20页 |
| ·黄芪注射液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20-22页 |
| 第4章 黄芪注射液对H_2O_2损伤原代培养新生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 第22-28页 |
|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 ·药品与试剂 | 第22页 |
|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 ·实验动物 | 第22-23页 |
|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 ·细胞培养及分组 | 第23页 |
| ·MTT 法测定细胞存活力 | 第23页 |
| ·测定培养基中LDH、NO 含量 | 第23页 |
| ·检测黄芪注射液对ROS 生成量的影响情况 | 第23-24页 |
| ·检测黄芪注射液对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第24页 |
|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 | 第24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24页 |
| ·实验结果 | 第24-28页 |
| ·黄芪注射液预保护对心肌细胞存活力的影响 | 第24-25页 |
| ·eNOS 抑制剂L-NAME 对黄芪注射液保护作用的干预 | 第25页 |
| ·黄芪注射液对心肌细胞NO 及ROS 含量变化的影响 | 第25-26页 |
| ·黄芪注射液对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影响 | 第26页 |
| ·黄芪注射液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第26-28页 |
| 第5章 讨论 | 第28-31页 |
| ·AI 对缺血-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28-29页 |
| ·L-NAME 通过抑制NO 的产生来对抗AI 的保护作用 | 第29-31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7页 |
| 致谢 | 第37-38页 |
| 中文摘要 | 第38-40页 |
| Abstract | 第40-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