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4页 |
| 1.1 课题背景 | 第9-11页 |
| 1.2 工业气体脱硫研究进展 | 第11-19页 |
| 1.2.1 烟气脱硫技术 | 第11-12页 |
| 1.2.2 国内发展历程 | 第12-16页 |
| 1.2.3 国外发展历程 | 第16-18页 |
| 1.2.4 最新脱硫研究 | 第18-19页 |
| 1.3 旋流分离技术简介 | 第19-22页 |
| 1.3.1 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 1.3.2 发展历程 | 第20页 |
| 1.3.3 国内旋流分离技术用于烟气脱硫 | 第20-21页 |
| 1.3.4 超重力技术用于烟气脱硫 | 第21-22页 |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1.4.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 1.4.2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第2章 气相旋流-液相射流方法原理分析 | 第24-34页 |
| 2.1 气相旋流-液相射流方法介绍 | 第24-25页 |
| 2.2 分离器内射流雾化原理 | 第25-26页 |
| 2.3 液滴在气相旋流-液相射流装置中受力分析 | 第26-29页 |
| 2.4 液滴破碎机理 | 第29-31页 |
| 2.5 脱硫过程传质分析 | 第31-34页 |
| 第3章 含二氧化硫气体净化实验研究 | 第34-49页 |
| 3.1 气相旋流-液相射流净化二氧化硫设备 | 第34页 |
| 3.2 含二氧化硫气体净化实验 | 第34-41页 |
| 3.2.1 实验设备及试剂 | 第34-39页 |
| 3.2.2 实验流程 | 第39-40页 |
| 3.2.3 实验结果测定 | 第40-41页 |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47页 |
| 3.3.1 吸收液浓度对含硫气体净化效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 3.3.2 SO_2进口浓度对含硫气体净化效率的影响 | 第42-45页 |
| 3.3.3 气体流量对含硫气体净化效率及压降的影响 | 第45-47页 |
| 3.3.4 吸收液流量对含硫气体净化效率的影响 | 第47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4章 含硫化氢气体净化实验研究 | 第49-65页 |
| 4.1 气相旋流-液相射流净化硫化氢设备 | 第49页 |
| 4.2 射流孔喷射角度 | 第49-50页 |
| 4.3 含硫化氢气体净化实验 | 第50-54页 |
| 4.3.1 实验设备及试剂 | 第50-52页 |
| 4.3.2 实验流程 | 第52-54页 |
| 4.3.3 实验结果测定 | 第54页 |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4-63页 |
| 4.4.1 吸收剂为NaOH时射流孔喷射角度α对净化效率的影响 | 第54-57页 |
| 4.4.2 吸收剂为Na_2CO_3时射流孔喷射角度α对净化效率的影响 | 第57-60页 |
| 4.4.3 吸收剂为MDEA时射流孔喷射角度α对净化效率的影响 | 第60-62页 |
| 4.4.4 射流孔喷射角度α对净化效率影响原因分析 | 第62-63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71页 |
| 5.1 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 5.2 创新点 | 第66-67页 |
| 5.3 展望 | 第67-71页 |
| 5.3.1 理论研究展望 | 第67页 |
| 5.3.2 实验研究展望 | 第67页 |
| 5.3.3 工程应用展望 | 第67-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附录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