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7-18页 |
1.5.1 创新之处 | 第17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2 PPP项目盈利模式问题描述 | 第18-24页 |
2.1 PPP项目盈利模式问题产生的背景 | 第18-20页 |
2.2 PPP项目盈利模式主要问题梳理 | 第20-24页 |
2.2.1 政府补偿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2.2.2 使用者付费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3 PPP项目盈利模式问题分析 | 第24-35页 |
3.1 政府补偿盈利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 第24-31页 |
3.1.1 政府补偿问题现状 | 第24-26页 |
3.1.2 政府补偿不足的原因 | 第26-31页 |
3.2 使用者付费盈利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 第31-35页 |
3.2.1 社会资本暴利问题现状 | 第31-32页 |
3.2.2 社会资本暴利产生的原因 | 第32-35页 |
4 政府补偿盈利模式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 第35-47页 |
4.1 明确补偿目标和原则 | 第35-36页 |
4.1.1 明确补偿目标 | 第35页 |
4.1.2 明确补偿原则 | 第35-36页 |
4.2 设计好PPP项目政府补偿有效机制 | 第36-38页 |
4.2.1 明确补偿设计思路 | 第36-37页 |
4.2.2 形成清晰的补偿框架 | 第37-38页 |
4.2.3 明确补偿主体和客体 | 第38页 |
4.3 创新盈利模式,增强项目的盈利性 | 第38-44页 |
4.3.1 优化收益结构 | 第38-41页 |
4.3.2 优化成本结构 | 第41-43页 |
4.3.3 稳定目标利润 | 第43-44页 |
4.4 探索多种新型方式进行补偿 | 第44-46页 |
4.5.1 设立PPP项目补偿基金,引导PPP模式应用 | 第44-45页 |
4.5.2 探索以奖代补模式,激励社会资本提高效率 | 第45页 |
4.5.3 建立动态补偿模式,保证PPP模式物有所值 | 第45-46页 |
4.5 加强PPP模式的立法工作 | 第46-47页 |
5 使用者付费盈利模式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 第47-61页 |
5.1 构建合理收益分配的原则 | 第47-48页 |
5.1.1 “双赢”原则 | 第47页 |
5.1.2 风险和投入与收益相匹配原则 | 第47页 |
5.1.3 信息透明原则 | 第47页 |
5.1.4 公平兼顾效率原则 | 第47-48页 |
5.2 引入Shapley理论的收益分配模型 | 第48-50页 |
5.2.1 收益分配的影响因素 | 第48-49页 |
5.2.2 引入风险因子的Shapley理论模型 | 第49页 |
5.2.3 基于风险因子的Shapley理论模型评价 | 第49-50页 |
5.3 均衡协调PPP项目各方利益 | 第50-52页 |
5.3.1 政府公开合理定价 | 第50页 |
5.3.2 搭建独立的PPP监管平台 | 第50-51页 |
5.3.3 建立合理的争端解决机制 | 第51-52页 |
5.3.4 建立有效的相互沟通机制 | 第52页 |
5.4 建立超额利润的分享机制 | 第52-61页 |
5.4.1 界定超额利润 | 第53-56页 |
5.4.2 确定超额利润的分成方式 | 第56-59页 |
5.4.3 确定超额利润的分成比例 | 第59-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