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螺旋藻简介 | 第12页 |
1.2 螺旋藻的营养价值 | 第12页 |
1.3 螺旋藻及其生物活性肽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糖尿病的概述 | 第13-14页 |
1.4.1 糖尿病的成因 | 第13页 |
1.4.2 糖尿病的危害 | 第13-14页 |
1.4.3 糖尿病的治疗 | 第14页 |
1.5 超声耦合亚临界提取技术 | 第14-17页 |
1.5.1 超声提取机理 | 第15页 |
1.5.2 亚临界水提取机理 | 第15-16页 |
1.5.3 超声耦合亚临界水提取设备 | 第16-17页 |
1.6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页 |
1.7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7-19页 |
1.7.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7.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螺旋藻蛋白/多肽的提取及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 | 第19-34页 |
2.1 前言 | 第19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19-21页 |
2.2.1 材料及试剂 | 第19-20页 |
2.2.2 仪式设备 | 第20-21页 |
2.3 实验内容和方法 | 第21-25页 |
2.3.1 蛋白/多肽的提取 | 第21-23页 |
2.3.2 单因素实验 | 第23-24页 |
2.3.3 正交试验 | 第24页 |
2.3.4 响应面优化 | 第24-25页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32页 |
2.4.1 螺旋藻蛋白/多肽的提取 | 第25-26页 |
2.4.2 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26-29页 |
2.4.3 正交试验的优化结果 | 第29-30页 |
2.4.4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 第30-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螺旋藻蛋白/多肽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的研究 | 第34-51页 |
3.1 前言 | 第34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34-36页 |
3.2.1 材料与试剂 | 第34-35页 |
3.2.2 仪器设备 | 第35-36页 |
3.3 实验过程与方法 | 第36-41页 |
3.3.1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第36-37页 |
3.3.2 降血糖活性的测定 | 第37-40页 |
3.3.3 MTT比色法降血糖活性的测定 | 第40-41页 |
3.3.4 统计分析 | 第41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9页 |
3.4.1 螺旋藻蛋白/多肽的抗氧化活性评价 | 第41-44页 |
3.4.2 螺旋藻蛋白/多肽的降血糖活性评价 | 第44-46页 |
3.4.3 MTT比色法降血糖活性的评价 | 第46-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降血糖多肽的鉴定、合成及活性测定 | 第51-76页 |
4.1 前言 | 第51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51-52页 |
4.2.1 材料及试剂 | 第51-52页 |
4.2.2 仪器与设备 | 第52页 |
4.3 实验内容及方法 | 第52-55页 |
4.3.1 分子量的测定 | 第52-54页 |
4.3.2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 第54页 |
4.3.3 降血糖活性的测定 | 第54页 |
4.3.4 质谱分析及测序 | 第54页 |
4.3.5 多肽生物活性的评价模拟 | 第54-55页 |
4.3.6 多肽的合成 | 第55页 |
4.3.7 合成肽降血糖活性的测定 | 第55页 |
4.3.8 统计分析 | 第55页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5-74页 |
4.4.1 分子量的测定结果 | 第55-57页 |
4.4.2 高效液相分离结果及活性评价 | 第57-59页 |
4.4.3 质谱结果 | 第59-68页 |
4.4.4 模拟结果 | 第68页 |
4.4.5 合成肽的HPLC和MS检测结果 | 第68-71页 |
4.4.6 合成肽降血糖活性评价 | 第71-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一、结论 | 第76-77页 |
二、创新点 | 第77页 |
三、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附件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