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接口技术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选题的环境 | 第12-13页 |
·国内外虚拟实验现状 | 第13-16页 |
·研究意义和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第2章 需求与技术可行性分析 | 第17-29页 |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发展的需要 | 第17页 |
·模拟仿真实验平台的设想 | 第17-19页 |
·实验平台的需求分析 | 第19-20页 |
·实验平台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 第20-29页 |
·开发编译器程序 | 第21-24页 |
·NT 环境下的核心虚拟仿真设备的驱动技术 | 第24-27页 |
·利用WDM 技术开发的虚拟驱动技术 | 第27-29页 |
第3章 实验平台通用模型的构建 | 第29-33页 |
·模型的结构设计 | 第29-30页 |
·模型工作过程描述 | 第30页 |
·中断方式编程问题的解决 | 第30-31页 |
·模型实现的关键技术 | 第31-32页 |
·端口捕获技术 | 第31页 |
·在实际应用中的报文交换机制的构建 | 第31页 |
·中断的虚拟技术过程中的按需申请中断 | 第31-32页 |
·此模型的优点 | 第32-33页 |
第4章 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 第33-38页 |
·虚拟实验集成开发环境的设计 | 第33-34页 |
·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 | 第34页 |
·设备库的设计与实现 | 第34-35页 |
·虚拟仿真设备驱动程序 | 第35-36页 |
·虚拟仿真指导教师的初步设计 | 第36-38页 |
·虚拟仿真指导教师模型体系结构构建 | 第36页 |
·虚拟仿真指导教师所能够解决的问题 | 第36-38页 |
第5章 功能特点分析与实验能力检测 | 第38-40页 |
·系统的具体功能 | 第38页 |
·系统性能测试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