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2-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研究中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6页 |
2 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理论探讨 | 第16-29页 |
·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的相关理论 | 第16-22页 |
·矿业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 第16-18页 |
·国内外矿业城市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矿业城市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探讨 | 第20-22页 |
·脆弱性相关理论研究 | 第22-29页 |
·脆弱性理论研究综述 | 第22-25页 |
·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 | 第25-27页 |
·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 | 第27-29页 |
3 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的表征、成因及评价体系构建 | 第29-36页 |
·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的外在表征 | 第29-30页 |
·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的成因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32页 |
·经济发展压力 | 第30-31页 |
·经济发展敏感性 | 第31页 |
·经济发展弹性 | 第31-32页 |
·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的评价模型及评价方法选取 | 第32-36页 |
·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2-33页 |
·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评价方法的选取 | 第33-36页 |
4 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的实证研究 | 第36-47页 |
·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的横向比较研究 | 第36-41页 |
·评价对象 | 第36-37页 |
·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的纵向动态研究 | 第41-46页 |
·研究对象 | 第41-42页 |
·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5 矿业城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 第47-59页 |
·减少经济发展的压力 | 第47-51页 |
·降低资源枯竭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实现产业结构转型 | 第47-50页 |
·加快国有体制改革,增强地方经济活力 | 第50-51页 |
·降低经济发展的敏感性 | 第51-52页 |
·产业结构方面 | 第51页 |
·投资结构方面 | 第51-52页 |
·组织结构方面 | 第52页 |
·技术结构方面 | 第52页 |
·增强经济发展的弹性 | 第52-56页 |
·内部调控机制 | 第52-55页 |
·外部援助协调机制 | 第55-56页 |
·阜新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 第56-59页 |
·耦合关联分析 | 第56页 |
·对策与建议 | 第56-5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件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