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HX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第11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 文献综述评价 | 第14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概述 | 第16-23页 |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内涵 | 第16-17页 |
一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 第16-17页 |
二 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 第17页 |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一 金融中介理论 | 第17-18页 |
二 交易成本理论 | 第18页 |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发展状况 | 第18-23页 |
一 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 | 第18-22页 |
二 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对HX银行的影响分析 | 第23-29页 |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对HX银行地位的影响分析 | 第23-24页 |
一 HX银行中介地位受到影响 | 第23页 |
二 HX银行支付地位受到影响 | 第23-24页 |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对HX银行业务的影响分析 | 第24-26页 |
一 HX银行利差收入受到影响 | 第24-25页 |
二 HX银行客户基础受到影响 | 第25页 |
三 HX银行表外业务受到影响 | 第25-26页 |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对HX银行经营的影响分析 | 第26-29页 |
一 HX银行经营理念受到影响 | 第26-27页 |
二 HX银行经营模式受到影响 | 第27页 |
三 HX银行经营战略受到影响 | 第27-29页 |
第四章 互联网跨界金融和银行跨界互联网的比较 | 第29-33页 |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的区别 | 第29-31页 |
一 二者定义不同 | 第29页 |
二 二者产生原因不同 | 第29-30页 |
三 二者实现目标不同 | 第30页 |
四 二者创新内容不同 | 第30页 |
五 二者风险程度不同 | 第30-31页 |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的比较优势 | 第31-32页 |
一 互联网金融的比较优势 | 第31页 |
二 金融互联网的比较优势 | 第31-32页 |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是竞合关系 | 第32-33页 |
第五章HX银行的应对策略 | 第33-38页 |
第一节 一般性应对策略分析 | 第33-35页 |
一 转变经营理念 | 第33页 |
二 调整经营战略 | 第33-34页 |
三 拓宽业务渠道 | 第34页 |
四 提升服务质量 | 第34-35页 |
五 加强安全管理 | 第35页 |
第二节 具体应对策略分析——以构建P2P平台为例 | 第35-38页 |
一 确定战略目标及发展计划 | 第35-36页 |
二 组织科学的调研工作与行业分析 | 第36页 |
三 P2P的构建措施 | 第36-3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38-40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38页 |
第二节 建议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个人简历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