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特种焊接论文--激光焊论文

不锈钢(304)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异种材料激光焊接试验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1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5-17页
    1.2 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激光焊接第17-20页
        1.2.1 金属与塑料的焊接第17-19页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9-20页
    1.3 选题意义第20页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金属与高分子材料激光焊接试验装置第21-30页
    2.1 试验设备第21-26页
        2.1.1 试验所用激光器第21-23页
        2.1.2 金相切割机第23-24页
        2.1.3 金相显微镜第24-25页
        2.1.4 电子万能试验机第25-26页
    2.2 材料的选择第26-28页
    2.3 激光焊接夹具的设计第28-29页
    2.4 激光焊接方法的选择第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金属与高分子材料激光焊接试验工艺研究第30-54页
    3.1 金属材料与高分子材料激光焊接准备第30-33页
        3.1.1 设备及材料准备第30页
        3.1.2 激光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第30-32页
        3.1.3 焊接样品的测试方法第32-33页
    3.2 正交试验的设计第33页
    3.3 激光焊接过程第33-35页
        3.3.1 焊接过程中的物理现象第33-34页
        3.3.2 焊接过程中的缺陷及预防措施第34-35页
    3.4 试验结果分析第35-44页
        3.4.1 工艺参数对焊缝宽度的影响第36-37页
        3.4.2 工艺参数对剪切应力的影响第37-40页
        3.4.3 能量密度对焊接质量的影响第40-41页
        3.4.4 焊接接头的失效模式分析第41-44页
    3.5 工艺参数的优化第44-53页
        3.5.1 BP神经网络算法介绍第45-46页
        3.5.2 BP神经网络结构第46-47页
        3.5.3 BP神经网络的建立第47-48页
        3.5.4 训练样本数据采集第48-50页
        3.5.5 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泛化性检验第50-51页
        3.5.6 预测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对比第51-53页
    3.6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金属与塑料激光焊接有限元热分析理论第54-59页
    4.1 激光焊接温度场基本理论第54-56页
    4.2 热传学经典理论第56页
    4.3 焊接温度场基本方程第56-57页
    4.4 非线性瞬态温度场热传传导的有限元分析第57-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金属与塑料激光焊接温度场数值模拟及工艺试验验证第59-74页
    5.1 金属与塑料的焊接建模第59-61页
        5.1.1 材料属性第59-60页
        5.1.2 几何模型确定第60页
        5.1.3 网格划分第60页
        5.1.4 确定热源模型第60-61页
    5.2 温度场求解第61-63页
        5.2.1 时间步长的确定第61-62页
        5.2.2 移动热源的加载第62-63页
        5.2.3 设定边界条件第63页
    5.3 温度场后处理第63页
    5.4 焊接过程中温度场分布第63-67页
        5.4.1 整体温度场分布规律第63-64页
        5.4.2 焊件上各节点的温度—时间变化过程第64-67页
    5.5 温度场模拟结果及工艺试验验证分析第67-73页
        5.5.1 激光焊接功率对温度场的影响第67-69页
        5.5.2 激光焊接速度对温度场的影响第69-70页
        5.5.3 离焦量对温度场的影响第70-71页
        5.5.4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第71-73页
    5.6 本章小结第73-74页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1-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激光诱导制造中的气—液—固耦合仿真分析
下一篇:倒立式双工位线切割连杆裂解槽设备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