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一、生态规划概况 | 第9-10页 |
(一) 生态规划概念 | 第9页 |
(二) 发展历史 | 第9-10页 |
二、3S 技术在国内外生态规划中的应用现状 | 第10-11页 |
(一) 3S 技术概况 | 第10页 |
(二) 3S 技术的应用现状 | 第10-11页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四、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二)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14-22页 |
一、研究区概况 | 第14-16页 |
(一) 保护区地理位置和性质 | 第14页 |
(二) 保护对象及意义 | 第14-15页 |
(三) 自然条件 | 第15页 |
(四) 社会经济情况 | 第15-16页 |
(五) 管理水平 | 第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22页 |
(一) GPS 的应用 | 第16-18页 |
(二) 遥感图像处理 | 第18-21页 |
(三) GIS 空间分析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应用3S 技术对图牧吉保护区生态规划的研究结果 | 第22-34页 |
一、现场调查结果 | 第22-25页 |
(一) 植物资源 | 第22-23页 |
(二) 野生动物资源 | 第23-25页 |
二、监督分类结果 | 第25-26页 |
三、空间叠加分析 | 第26-28页 |
四、生态环境分析 | 第28-30页 |
(一) 生态环境变化特征 | 第28-29页 |
(二) 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 第29-30页 |
五、调整保护区功能分区 | 第30-34页 |
(一) 功能区概况 | 第30-31页 |
(二) 调整原则 | 第31页 |
(三) 调整意义 | 第31-32页 |
(四) 调整内容 | 第32-34页 |
第四章 结论和建议 | 第34-36页 |
一、结论 | 第34页 |
二、建议 | 第34-36页 |
讨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