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信号强度与惯性测量信息融合的室内定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2 室内定位技术 | 第14-22页 |
2.1 测距定位技术 | 第14-17页 |
2.1.1 距离测量方法 | 第14-15页 |
2.1.2 位置计算方法 | 第15-17页 |
2.2 非测距定位技术 | 第17-19页 |
2.3 惯性测量定位 | 第19-20页 |
2.4 定位技术对比 | 第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3 RSSI模型定位及参数动态计算 | 第22-28页 |
3.1 RSSI模型定位 | 第22-24页 |
3.2 RSSI模型参数动态计算 | 第24-27页 |
3.2.1 参数动态计算过程 | 第24-25页 |
3.2.2 RSSI参数动态计算实验 | 第25-2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4 AP选择研究 | 第28-38页 |
4.1 信号强度特征研究 | 第28-31页 |
4.2 位置AP选择算法 | 第31-36页 |
4.2.1 位置AP选择算法 | 第31-34页 |
4.2.2 位置AP选择算法实验 | 第34-3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5 惯性测量定位和RSSI模型定位信息融合 | 第38-52页 |
5.1 惯性测量定位及流程 | 第38-44页 |
5.2 相似度加权融合算法 | 第44-51页 |
5.2.1 信号相似度 | 第45-47页 |
5.2.2 融合定位算法 | 第47-50页 |
5.2.3 融合算法定位实验 | 第50-5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6 室内定位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2-72页 |
6.1 系统开发环境 | 第52-53页 |
6.2 系统设计和实现 | 第53-68页 |
6.2.1 客户端设计和实现 | 第53-61页 |
6.2.2 服务端设计和实现 | 第61-66页 |
6.2.3 系统定位时序和流程 | 第66-68页 |
6.3 实验环境和结果分析 | 第68-71页 |
6.3.1 定位结果和精度 | 第68-70页 |
6.3.2 定位复杂度 | 第70-71页 |
6.3.3 定位功耗 | 第7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7.1 论文总结 | 第72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附录 | 第80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