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的绿色中国梦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3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选题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2-1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页
        1.3.2 创新之处第12-13页
2 绿色中国梦的理论内涵第13-23页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第13-15页
        2.1.1 自在自然是人化自然的基础第13-14页
        2.1.2 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的统一第14-15页
    2.2 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观第15-21页
        2.2.1 自然生产力论第16-18页
        2.2.2 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统一第18-21页
    2.3 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观第21-22页
        2.3.1“双重和谐”的社会原则第21页
        2.3.2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原则第21-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3 绿色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第23-35页
    3.1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对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3-29页
        3.1.1 第一代领导人对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3-25页
        3.1.2 第二代领导人对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5-27页
        3.1.3 第三代领导人对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7-29页
    3.2 十六大以来对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9-34页
        3.2.1 推进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第29-30页
        3.2.2 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30-32页
        3.2.3 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第32-33页
        3.2.4 探索绿色经济核算体系第33-34页
    3.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4 绿色中国梦的历史使命第35-46页
    4.1 反思工业文明的内在矛盾第35-37页
        4.1.1 社会生产力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第35-36页
        4.1.2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第36-37页
    4.2 追求生态文明生产方式第37-42页
        4.2.1 创新经济发展思路第38-40页
        4.2.2 构建循环经济模式第40-42页
    4.3 追求生态文明生活方式第42-44页
        4.3.1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第42-43页
        4.3.2 崇尚绿色消费生活方式第43-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5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效插画海报--动效插画海报在移动端平台的应用
下一篇:SCR脱硝技术在华能上安电厂600MW机组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