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的监测技术方法与运移规律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3-3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土壤水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5-25页 |
1.3.1 传感技术的发展 | 第16-21页 |
1.3.2 数据采集系统的发展 | 第21-22页 |
1.3.3 传输介质的发展 | 第22-24页 |
1.3.4 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系统的发展 | 第24-25页 |
1.4 土壤水运移规律研究进展 | 第25-33页 |
1.4.1 理论概述 | 第25页 |
1.4.2 动力学模型 | 第25-28页 |
1.4.3 土壤水分参数研究 | 第28-31页 |
1.4.4 土壤热参数研究 | 第31-33页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33-35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34-35页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35-36页 |
第二章 土壤水分监测技术理论与方法 | 第36-52页 |
2.1 介电法的理论基础 | 第36-39页 |
2.1.1 土壤的介电特性 | 第36-37页 |
2.1.2 土壤介电特性的影响因素 | 第37-39页 |
2.2 土壤水分传感器的原理 | 第39-43页 |
2.2.1 时域反射法(TDR) | 第39-40页 |
2.2.2 时域传输法(TDT) | 第40-41页 |
2.2.3 频域分解法(FD) | 第41-42页 |
2.2.4 驻波比法(SWR) | 第42-43页 |
2.3 土壤水分传感器的特点 | 第43-46页 |
2.3.1 TDR 型传感器特点 | 第43-44页 |
2.3.2 TDT 型传感器特点 | 第44页 |
2.3.3 FD 型传感器特点 | 第44-45页 |
2.3.4 SWR 型传感器特点 | 第45-46页 |
2.4 土壤水分传感器测量尺度分析 | 第46-48页 |
2.4.1 结构分析 | 第46页 |
2.4.2 测量土体空间分析 | 第46-48页 |
2.5 土壤水分传感器安装方法 | 第48-49页 |
2.6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探究 | 第49-51页 |
2.7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土壤水分监测技术的应用 | 第52-72页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52-53页 |
3.2 土壤水分监测技术的的适用性研究 | 第53-59页 |
3.2.1 室内测试 | 第53-55页 |
3.2.2 室外测试 | 第55-57页 |
3.2.3 显著性分析 | 第57-59页 |
3.3 基于无线网络的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系统的构建 | 第59-68页 |
3.3.1 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59-62页 |
3.3.2 系统硬件的实现 | 第62-64页 |
3.3.3 系统软件的实现 | 第64-68页 |
3.4 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系统性能评价 | 第68-70页 |
3.4.1 评价指标 | 第68-69页 |
3.4.2 评价结果 | 第69-70页 |
3.5 小结 | 第70-72页 |
第四章 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 | 第72-102页 |
4.1 试验场地及仪器设备 | 第72-73页 |
4.2 土壤物理性质 | 第73-74页 |
4.2.1 土壤颗粒分析 | 第73-74页 |
4.2.2 土壤容重 | 第74页 |
4.3 气象要素分析 | 第74-76页 |
4.4 地下水动态分析 | 第76-77页 |
4.4.1 地下水位动态分析 | 第76页 |
4.4.2 地下水温动态分析 | 第76-77页 |
4.5 土壤温度动态特征分析 | 第77-85页 |
4.5.1 土壤温度日动态分析 | 第77-80页 |
4.5.2 土壤温度年内动态分析 | 第80-84页 |
4.5.3 土壤温度梯度年内动态分析 | 第84-85页 |
4.6 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第85-99页 |
4.6.1 土壤水分日动态分析 | 第86-90页 |
4.6.2 土壤水分年内动态分析 | 第90-99页 |
4.7 小结 | 第99-102页 |
第五章 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值模拟 | 第102-117页 |
5.1 模型的概化 | 第102-103页 |
5.2 模型的建立 | 第103-105页 |
5.2.1 控制方程 | 第103页 |
5.2.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103-105页 |
5.2.3 土壤水、汽、热耦合模型 | 第105页 |
5.3 模型参数 | 第105-112页 |
5.3.1 土壤水参数 | 第105-112页 |
5.3.2 土壤热参数 | 第112页 |
5.4 模型求解及结果分析 | 第112-116页 |
5.5 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六章 土壤水分运移模式研究 | 第117-147页 |
6.1 土壤水分通量的计算 | 第117页 |
6.2 土壤水分通量的日动态分析 | 第117-133页 |
6.2.1 水势梯度下水分通量变化 | 第119-124页 |
6.2.2 温度梯度下水分通量变化 | 第124-130页 |
6.2.3 土壤水分日运移模式 | 第130-133页 |
6.3 土壤水分通量的年内动态分析 | 第133-145页 |
6.3.1 驱动力分析 | 第133-137页 |
6.3.2 水分通量年内变化特征 | 第137-141页 |
6.3.3 土壤水分年内运移模式 | 第141-145页 |
6.4 小结 | 第145-147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147-150页 |
7.1 结论 | 第147-148页 |
7.2 展望 | 第148-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6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63-165页 |
致谢 | 第165-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