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合金学与各种性质合金论文--其他特种性质合金论文

块体铁基非晶纳米晶磁性材料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工艺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44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软磁材料的发展第14-21页
        1.2.1 晶态软磁材料第14-16页
        1.2.2 非晶态软磁材料第16-18页
        1.2.3 纳米晶软磁材料第18-21页
    1.3 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第21-35页
        1.3.1 非晶态合金的结构与结构转变第21-22页
        1.3.2 非晶态合金的结构模型第22-23页
        1.3.3 大块非晶合金的形成条件第23-25页
        1.3.4 非晶态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判据第25-27页
        1.3.5 非晶与纳米晶合金的制备第27-35页
    1.4 铁基非晶与纳米晶合金的软磁性能和磁学理论第35-41页
        1.4.1 铁基非晶与纳米晶合金的软磁性能第36页
        1.4.2 铁基非晶与纳米合金的磁学理论第36-41页
    1.5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概述第41-42页
    1.6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第42-44页
        1.6.1 选题的意义第42页
        1.6.2 研究内容第42-44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制备工艺设计第44-51页
    2.1 引言第44页
    2.2 材料制备第44-47页
        2.2.1 非晶合金粉体的制备第44-45页
        2.2.2 块体非晶纳米晶合金的制备第45-47页
    2.3 分析与表征第47-48页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omemtry, XRD)第47页
        2.3.2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第47页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第47页
        2.3.4 投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第47-48页
    2.4 性能测试第48-49页
        2.4.1 样品密度测试第48页
        2.4.2 力学性能测试第48页
        2.4.3 显微硬度测试第48页
        2.4.4 电阻率测试第48-49页
        2.4.5 磁性能测试第49页
    2.5 成分设计及工艺路线第49-51页
第3章 FE 基非晶纳米晶合金粉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51-77页
    3.1 引言第51-52页
    3.2 FE 基非晶纳米晶合金粉体的制备与分析第52-61页
        3.2.1 Fe‐M‐B系合金粉体的制备与表征第52-53页
        3.2.2 Fe‐M‐Si‐B系合金粉体的制备与表征第53-55页
        3.2.3 球磨过程对 Fe77Cu1Si13B9组织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第55-57页
        3.2.4 过渡金属元素 M 对 Fe‐Si‐B 系非晶粉体的影响第57-59页
        3.2.5 非金属元素 Si 对 Fe‐M‐B 系合金粉体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第59-61页
    3.3 FE 基非晶合金粉体晶化动力学研究第61-71页
        3.3.1 非晶合金晶化动力学的理论基础第61-63页
        3.3.2 Fe‐M‐Si‐B系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和表观激活能 Ea第63-67页
        3.3.3 Fe‐M‐Si‐B系非晶合金的晶化体积分数第67-68页
        3.3.4 升温速率对 Fe77Cu1Si13B9非晶合金晶化体积分数的影响第68-69页
        3.3.5 Fe77Cu1Si13B9非晶合金的局域晶化激活能和初晶相的析出机制第69-71页
    3.4 FE 基非晶合金粉体磁性能研究第71-75页
        3.4.1 Fe‐M‐Si‐B非晶合金粉体的磁性第71-74页
        3.4.2 机械合金化过程对 Fe77Cu1Si13B9非晶粉体磁性的影响第74-75页
    3.5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4章 SPS 烧结工艺的研究第77-105页
    4.1 引言第77页
    4.2 烧结温度对烧结块体的影响第77-84页
        4.2.1 烧结温度对烧结块体组织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第77-81页
        4.2.2 烧结温度对烧结块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第81-82页
        4.2.3 烧结温度对烧结块体磁性的影响第82-84页
    4.3 烧结压力对烧结块体的影响第84-88页
        4.3.1 烧结压力对烧结块体组织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第84-86页
        4.3.2 烧结压力对烧结块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第86-87页
        4.3.3 烧结压力对烧结块体磁性的影响第87-88页
    4.4 升温速率对烧结块体的影响第88-94页
        4.4.1 升温速率对烧结块体组织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第88-92页
        4.4.2 升温速率对烧结块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第92-93页
        4.4.3 升温速率对烧结块体磁性的影响第93-94页
    4.5 保温时间对烧结块体的影响第94-98页
        4.5.1 保温时间对烧结块体组织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第94-96页
        4.5.2 保温时间对烧结块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第96-97页
        4.5.3 保温时间对烧结块体磁性的影响第97-98页
    4.6 SPS 烧结机理分析及工艺优化第98-104页
        4.6.1 烧结机理分析第99-102页
        4.6.2 烧结工艺参数优化第102-104页
    4.7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5章 SPS 制备块体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的性能研究第105-125页
    5.1 引言第105页
    5.2 FE 基块体非晶纳米晶合金的制备第105-107页
    5.3 FE 基块体非晶纳米晶合金的组织结构第107-112页
        5.3.1 Fe‐M‐Si‐B块体合金的 XRD 分析第107-111页
        5.3.2 Fe‐M‐Si‐B块体合金的 TEM 分析第111-112页
    5.4 FE 基块体非晶纳米晶合金的致密度与力学性能第112-115页
        5.4.1 Fe‐M‐Si‐B块体合金的致密度分析第112-113页
        5.4.2 Fe‐M‐Si‐B块体合金的微观硬度分析第113-114页
        5.4.3 Fe‐M‐Si‐B块体合金的抗压强度分析第114-115页
    5.5 FE 基块体非晶纳米晶合金的电阻率与磁性能第115-117页
        5.5.1 Fe‐M‐Si‐B块体合金的电阻率分析第115-116页
        5.5.2 Fe‐M‐Si‐B块体合金的磁性分析第116-117页
    5.6 过渡金属元素 M 的添加对烧结块体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117-123页
        5.6.1 M对烧结块体结构和致密度的影响第117-120页
        5.6.2 M对烧结块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第120-121页
        5.6.3 M对烧结块体磁性的影响第121-123页
    5.7 本章小结第123-125页
结论第125-128页
    1) 主要结论第125-126页
    2) 创新点第126页
    3) 展望第126-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4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44-145页
致谢第145-146页
作者简介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冷轧工作辊用钢中碳化物研究及轧辊锻造数值模拟
下一篇:二茂铁衍生物自组装体系的构建与可逆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