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航天仪表、航天器设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电子设备论文

某大型卫星电磁兼容性设计与验证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相关领域发展历史第9-10页
    1.3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1 国外卫星电磁兼容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2 国内卫星电磁兼容的研究现状第11页
    1.4 卫星电磁兼容管理的重要性第11-12页
    1.5 本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第12-14页
第二章 电磁兼容的基本原理第14-20页
    2.1 电磁环境第14-15页
    2.2 电磁干扰三要素第15-17页
        2.2.1 干扰源第15-17页
        2.2.2 敏感源第17页
        2.2.3 耦合途径第17页
    2.3 电磁干扰控制第17-18页
    2.4 电磁兼容基本术语第18-19页
    2.5 电磁兼容性第19页
    2.6 电磁兼容性对卫星的影响第19-20页
第三章 某大型卫星的电磁兼容预测和分析第20-32页
    3.1 卫星系统内EMC预测和分析第20页
    3.2 卫星系统间EMC预测和分析第20-23页
    3.3 电磁兼容预测和分析的数学模型第23-26页
    3.4 电磁兼容预测和分析的软件第26-27页
    3.5 某大型卫星电磁兼容预测和分析第27-31页
    3.6 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某大型卫星的电磁兼容设计第32-50页
    4.1 卫星EMC设计的基本原则第32-34页
    4.2 卫星EMC设计的基本内容第34-39页
        4.2.1 接地和搭接设计第34-35页
        4.2.2 布线设计第35-36页
        4.2.3 屏蔽设计第36页
        4.2.4 信号接口设计第36页
        4.2.5 电源品质要求第36-37页
        4.2.6 设备浪涌电流要求第37页
        4.2.7 构型布局设计第37页
        4.2.8 频率控制设计第37-38页
        4.2.9 特殊功能部件EMC设计第38-39页
    4.3 卫星在电磁环境中的主要考虑因素第39页
    4.4 卫星EMC设计案例分析第39-44页
        4.4.1 地址线噪声引起的辐射发射第39-41页
        4.4.2 浪涌电流过大导致产品无法工作第41-42页
        4.4.3 浪涌保护设计要注意“协调”第42-44页
    4.5 卫星EMC管理设计第44-49页
        4.5.1 卫星EMC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第44-45页
        4.5.2 卫星EMC控制计划第45-46页
        4.5.3 型号研制各阶段EMC工作策划第46-48页
        4.5.4 卫星EMC试验计划第48-49页
    4.6 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某大型卫星电磁兼容试验验证第50-60页
    5.1 设备级和分系统电磁兼容试验第50-52页
        5.1.1 试验项目第50-51页
        5.1.2 试验原则第51-52页
    5.2 整星级电磁兼容试验第52-60页
        5.2.1 试验项目第52-55页
        5.2.2 试验结果第55-6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6.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第60页
    6.2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4-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旋转导弹红外/紫外双色玫瑰扫描准成像末端制导技术
下一篇:上海重型机器厂核电金加工车间设施布局分析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