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钴基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 第10-14页 |
1.2.1 钴的氧化物 | 第11-12页 |
1.2.2 钴的硫化物 | 第12页 |
1.2.3 钴的磷化物 | 第12-14页 |
1.2.4 钴的硒化物 | 第14页 |
1.3 镍基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意义 | 第15-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18-26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18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18-19页 |
2.3 电极制备 | 第19-21页 |
2.3.1 泡沫镍基材的处理 | 第19页 |
2.3.2 Pt-C/NF电极的制备 | 第19-20页 |
2.3.3 钴镍氢氧化物电极(CoNi-OH/NF)的制备 | 第20页 |
2.3.4 氢氧化钴电极Co(OH)_2/NF的制备 | 第20页 |
2.3.5 氢氧化镍电极Ni(OH)_2/NF的制备 | 第20页 |
2.3.6 钴镍氢氧化物电极(CoNi-OH/GC)的制备 | 第20-21页 |
2.3.7 掺杂金属铜的钴镍氢氧化物电极(Cu(0)-CoNi-OH/NF)的制备 | 第21页 |
2.3.8 掺杂金属铜的氢氧化钴电极(Cu(0)-Co(OH)_2/NF)的制备 | 第21页 |
2.3.9 掺杂金属铜的氢氧化镍电极(Cu(0)-Ni(OH)_2/NF)的制备 | 第21页 |
2.4 电极的物理表征方法 | 第21-22页 |
2.4.1 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第21页 |
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 | 第21-22页 |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 第22页 |
2.4.4 X射线衍射测试 | 第22页 |
2.4.5 显微共聚焦拉曼测试 | 第22页 |
2.4.6 亲水性测试 | 第22页 |
2.5 电化学表征方法 | 第22-26页 |
2.5.1 线性扫描伏安法测试 | 第22-23页 |
2.5.2 Tafel斜率 | 第23-24页 |
2.5.3 电极稳定性测定 | 第24页 |
2.5.4 电化学活性面积的测定 | 第24页 |
2.5.5 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 | 第24-26页 |
第3章 复合钴镍氢氧化物(CoNi-OH)催化剂用于水分解析氢反应的研究 | 第26-46页 |
3.1 引言 | 第26-27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27-42页 |
3.2.1 CoNi-OH催化剂制备条件的探索 | 第27-30页 |
3.2.2 CoNi-OH催化剂形貌及结构表征 | 第30-34页 |
3.2.3 CoNi-OH催化水分解析氢性能的研究 | 第34-37页 |
3.2.4 探索镍离子的掺杂对氢氧化钴催化性能改善的原因 | 第37-42页 |
3.3 催化水分解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第4章 掺杂金属铜的复合钴镍氢氧化物(Cu(0)-CoNi-OH/NF)催化剂用于水分解析氢反应 | 第46-68页 |
4.1 引言 | 第46-47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7-65页 |
4.2.1 Cu(0)-CoNi-OH/NF催化剂制备条件的研究 | 第47-50页 |
4.2.2 Cu(0)-CoNi-OH催化剂的沉积过程研究 | 第50-52页 |
4.2.3 Cu(0)-CoNi-OH/NF催化剂的组成及结构表征 | 第52-56页 |
4.2.4 Cu(0)-CoNi-OH/NF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6-60页 |
4.2.5 金属铜的掺杂对钻镍氢氧化物催化性能改善的原因探索 | 第60-6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5-68页 |
全文总结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