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办公建筑能耗概况 | 第10-11页 |
1.1.2 低能耗办公建筑设计现状 | 第11页 |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3 研究趋势与不足 | 第18-19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2页 |
1.4.1 课题研究内容界定 | 第19-20页 |
1.4.2 课题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20-22页 |
第2章 低能耗办公建筑形态设计基本概况 | 第22-36页 |
2.1 形态设计概况 | 第22-26页 |
2.1.1 严寒地区多层办公建筑形态设计特征 | 第22-23页 |
2.1.2 建筑能耗模拟方法 | 第23-25页 |
2.1.3 数字模拟方法比较与选定 | 第25-26页 |
2.2 能耗构成与影响要素概述 | 第26-28页 |
2.2.1 办公建筑能耗构成 | 第26-27页 |
2.2.2 影响要素解析 | 第27-28页 |
2.3 建筑形态影响参数 | 第28-32页 |
2.3.1 建筑朝向及平面形状影响参数 | 第28-30页 |
2.3.2 建筑体型尺寸设计影响参数 | 第30-31页 |
2.3.3 建筑各朝向窗墙比影响参数 | 第31-32页 |
2.4 非建筑形态影响参数 | 第32-35页 |
2.4.1 建筑热工影响参数 | 第32-33页 |
2.4.2 建筑功能影响参数 | 第33-34页 |
2.4.3 气候环境影响参数 | 第34-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多层办公建筑抽样调查与典型形态数据组建立 | 第36-50页 |
3.1 严寒地区办公建筑抽样调查 | 第36-37页 |
3.1.1 样本框建立原则 | 第36-37页 |
3.1.2 抽样调查方法 | 第37页 |
3.2 办公建筑形态参数采集与分析 | 第37-46页 |
3.2.1 建筑朝向与平面形状数据采集与值域分析 | 第38-39页 |
3.2.2 建筑体型尺寸设计数据采集与值域分析 | 第39-41页 |
3.2.3 建筑开窗数据采集与值域分析 | 第41-46页 |
3.3 常见典型形态参数组建立 | 第46-49页 |
3.3.1 建筑朝向与平面形状参数组建立 | 第46页 |
3.3.2 建筑体型尺寸设计参数组建立 | 第46-47页 |
3.3.3 建筑开窗尺寸参数组建立 | 第47-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形态设计参数模拟实验与多元回归模型建立 | 第50-98页 |
4.1 模拟方法与流程 | 第50-57页 |
4.1.1 模拟模型建立原则 | 第50-53页 |
4.1.2 模拟方法 | 第53-54页 |
4.1.3 模拟流程 | 第54-56页 |
4.1.4 非形态模拟数据输入 | 第56-57页 |
4.2 不同建筑朝向及平面形状与能耗模拟 | 第57-66页 |
4.2.1 模拟实验 | 第57-59页 |
4.2.2 实验数据比对分析 | 第59-65页 |
4.2.3 朝向与平面形状影响因素权重分析与设计策略制定 | 第65-66页 |
4.3 建筑体型尺寸设计与能耗模拟 | 第66-78页 |
4.3.1 总开间长度与能耗模拟 | 第67-69页 |
4.3.2 总进深长度与能耗模拟 | 第69-72页 |
4.3.3 建筑高度(层数)与能耗模拟 | 第72-77页 |
4.3.4 体型设计影响因素权重分析与设计策略 | 第77-78页 |
4.4 建筑窗墙比与能耗模拟 | 第78-81页 |
4.4.1 模拟实验 | 第78-79页 |
4.4.2 实验数据比对分析 | 第79-80页 |
4.4.3 窗墙比设计影响因素权重分析与设计策略 | 第80-81页 |
4.5 低能耗多层办公建筑最佳形态设计参数组 | 第81-92页 |
4.5.1 建筑平面规模与最佳形态设计参数组 | 第81-86页 |
4.5.2 建筑平面长宽比与最佳形态设计参数组 | 第86-92页 |
4.6 形态设计参数与能耗回归拟合模型 | 第92-95页 |
4.6.1 建筑平面长宽尺寸与能耗回归模型 | 第92-94页 |
4.6.2 建筑平面面积及长宽比与能耗回归模型 | 第94-95页 |
4.6.3 低能耗多层办公建筑形态参数设计流程 | 第9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95-98页 |
结论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附录 1 | 第103-10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06-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