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页 |
1.2 工作流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工作流的定义 | 第14-15页 |
1.2.2 起源发展 | 第15页 |
1.2.3 工作流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工作流安全访问控制概述 | 第18-24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2.1.1 访问控制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2.1.2 访问控制目的 | 第19页 |
2.2 访问控制机制 | 第19-21页 |
2.3 工作流安全访问控制模型 | 第21-23页 |
2.3.1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 | 第21-22页 |
2.3.2 基于任务的访问控制模型 | 第22页 |
2.3.3 基于角色和任务的访问控制模型 | 第22页 |
2.3.4 基于状态的访问控制模型 | 第22-23页 |
2.3.5 面向服务的访问控制模型 | 第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基于角色和任务的工作流访问控制模型设计 | 第24-38页 |
3.1 基于角色的工作流安全模型 | 第24-29页 |
3.1.1 RBAC模型基本概念 | 第24-25页 |
3.1.2 RBAC模型家族 | 第25-28页 |
3.1.3 RBAC模型的优势与不足 | 第28-29页 |
3.2 基于任务的工作流安全模型 | 第29-31页 |
3.2.1 TBAC模型基本概念 | 第29-30页 |
3.2.2 TBAC模型定义 | 第30-31页 |
3.2.3 TBAC模型的优势与不足 | 第31页 |
3.3 扩展的基于角色和流程任务的工作流访问控制模型 | 第31-37页 |
3.3.1 研究所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访问控制需求 | 第31-32页 |
3.3.2 基于流程任务的访问对象 | 第32-33页 |
3.3.3 模型基本概念 | 第33-34页 |
3.3.4 TRBAC模型映射 | 第34-35页 |
3.3.5 TRBAC模型的访问控制机制 | 第35-37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37-38页 |
第四章 WEB框架SPRING MVC介绍 | 第38-49页 |
4.1 轻量级框架SPRING | 第38-40页 |
4.1.1 Spring框架介绍 | 第38页 |
4.1.2 Spring框架模块 | 第38-40页 |
4.2 核心组件 | 第40-44页 |
4.2.1 IOC容器 | 第40-41页 |
4.2.2 Spring Aop | 第41-44页 |
4.3 WEB框架SPRING MVC | 第44-48页 |
4.3.1 MVC模式 | 第44-45页 |
4.3.2 Spring MVC工作原理 | 第45-46页 |
4.3.3 Spring MVC配置 | 第46-48页 |
4.3.4 Spring MVC框架特点 | 第48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工作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9-68页 |
5.1 工作流基本概念 | 第49-51页 |
5.1.1 流程过程 | 第49-50页 |
5.1.2 节点活动 | 第50-51页 |
5.1.3 流程流向 | 第51页 |
5.2 工作流系统设计 | 第51-56页 |
5.2.1 总体功能 | 第51-52页 |
5.2.2 基于Spring MVC框架的三层架构 | 第52-54页 |
5.2.3 工作流系统结构 | 第54-55页 |
5.2.4 工作流过程模型 | 第55-56页 |
5.3 工作流引擎设计 | 第56-64页 |
5.3.1 引擎工作方式描述 | 第56-59页 |
5.3.2 工作流数据库的设计 | 第59-62页 |
5.3.3 核心服务类的设计 | 第62-64页 |
5.4 基于TRBAC模型访问控制的实现 | 第64-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