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一、微信公众号的研究 | 第9-11页 |
二、用户黏性的相关研究 | 第11-1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第四节 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别叫我学长”微信公众号发展过程 | 第16-30页 |
第一节 “别叫我学长”所处的校园媒介生态 | 第16-22页 |
第二节 “别叫我学长”微信公众号成长轨迹 | 第22-30页 |
一、初创期 | 第23-25页 |
二、发展期 | 第25-26页 |
三、稳定期 | 第26-28页 |
四、再调整期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别叫我学长”的黏性基础 | 第30-37页 |
第一节 校园身份认同与情感纽带作用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学长”称呼的使用 | 第31-33页 |
第三节 “学长”的魅力人格 | 第33-36页 |
第四节 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别叫我学长”的黏性方法 | 第37-56页 |
第一节 故事化的叙事方式 | 第37-41页 |
一、文本重视场景还原和细节刻画 | 第37-38页 |
二、短视频创作剪辑突出真实感 | 第38-39页 |
三、使用图片丰富信息量,调节叙事节奏 | 第39-41页 |
第二节 编辑技巧的运用 | 第41-48页 |
一、选题意识和策划意识的运用 | 第42-44页 |
二、注重推送标题的拟定 | 第44-46页 |
三、排版中面积概念和使用技巧 | 第46-48页 |
第三节 社群运营方法的使用 | 第48-50页 |
一、推送内容的场景设置 | 第48-49页 |
二、用户参与感的塑造与提升 | 第49-50页 |
第四节 热点舆情共振与校园议题把握 | 第50-53页 |
第五节 宣传推广技巧的使用 | 第53-56页 |
第四章 “别叫我学长”用户黏性发展策略 | 第56-64页 |
第一节 “别叫我学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56-57页 |
一、内容定位不明晰,用户整体数量较少 | 第56页 |
二、运营缺乏资金支持,变现能力有限 | 第56-57页 |
三、推送频率不定,互动形式较少 | 第57页 |
第二节 “别叫我学长”用户黏性发展策略 | 第57-64页 |
一、立足原创核心竞争力,持续满足情感需求 | 第57-58页 |
二、深挖校园文化资源,建立校园品牌社群 | 第58-60页 |
三、话语形态的丰富与人设的突破 | 第60-61页 |
四、产品与服务的丰富和升级 | 第61-62页 |
五、加强用户互动与宣传推广 | 第62-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附录1:《他们离开了北京,不需要理由》 | 第66-69页 |
附录2:《一个男孩,要走多少路才能成长为一个男人...》 | 第69-72页 |
附录3:《老齐丨像理想一样活着》 | 第72-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