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故障测距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引言 | 第7页 |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8-9页 |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和主要工作 | 第9页 |
1.4.1 研究对象 | 第9页 |
1.4.2 主要研究工作 | 第9页 |
1.5 各章节安排 | 第9-10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故障测距的原理及方法 | 第11-16页 |
2.1 故障测距方法综述 | 第11-13页 |
2.1.1 阻抗法 | 第11-12页 |
2.1.2 行波法 | 第12-13页 |
2.2 行波法故障测距的分类 | 第13-1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三章 基于行波的故障测距硬件方案设计 | 第16-39页 |
3.1 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 | 第16-17页 |
3.2 行波测距硬件设计的需求分析 | 第17-18页 |
3.2.1 高速数据采集 | 第17页 |
3.2.2 大容量的数据存储要求 | 第17-18页 |
3.3 行波故障测距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18-19页 |
3.4 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 第19-20页 |
3.5 系统各模块硬件设计 | 第20-34页 |
3.5.1 OMAP-L138ZWT处理器模块 | 第20-22页 |
3.5.2 EPM3128ATC100模块 | 第22-23页 |
3.5.3 SDRAM存储模块 | 第23-24页 |
3.5.4 低速AD及通道扩展模块 | 第24-26页 |
3.5.5 数据缓冲电路 | 第26-27页 |
3.5.6 高速AD9257模块 | 第27-29页 |
3.5.7 FPGA模块 | 第29-31页 |
3.5.8 开关量输入输出 | 第31-32页 |
3.5.9 电源转换模块 | 第32-34页 |
3.6 PCB电路板设计 | 第34-38页 |
3.6.1 原理图设计原则 | 第35页 |
3.6.2 PCB电路板设计原则 | 第35-3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基于行波的故障测距系统软件设计 | 第39-52页 |
4.1 FPGA内部软件总体流程 | 第39-41页 |
4.2 基于quartus Ⅱ的FPGA开发流程 | 第41-42页 |
4.3 FPGA的高速AD采集控制模块 | 第42-43页 |
4.4 串并转换实现 | 第43-44页 |
4.5 FPGA异步FIFO的设计 | 第44-45页 |
4.6 乒乓缓存的设计 | 第45-46页 |
4.7 SDRAM软件控制模块设计 | 第46-49页 |
4.8 EMIF接口控制模块设计 | 第49-51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系统试验结果分析 | 第52-58页 |
5.1 行波数据测试 | 第52-54页 |
5.2 系统硬件调试 | 第54-55页 |
5.3 系统监控端工作结果界面 | 第55-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即参加的科研情况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