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理论与分析论文--负荷分析论文--电压调整论文

基于监测点优化配置的电压暂降状态估计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页
    1.2 电压暂降状态估计的特点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3-15页
第2章 电压暂降分析方法第15-25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电压暂降的相关概念第15-17页
        2.2.1 电压暂降基本概念第15-16页
        2.2.2 电压暂降产生的原因第16页
        2.2.3 电压暂降带来的危害第16-17页
    2.3 电压暂降的计算第17-21页
        2.3.1 暂降计算的基本原理第17-18页
        2.3.2 网络方程第18页
        2.3.3 对称短路时节点电压计算第18-19页
        2.3.4 不对称短路时节点电压计算第19-21页
    2.4 电压暂降类型判别第21-24页
        2.4.1 电压暂降分类第21-23页
        2.4.2 短路故障类型判断第23-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电压暂降监测点部署的优化第25-33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电压凹陷域矩阵第25-29页
        3.2.1 凹陷域概念第25-26页
        3.2.2 电压凹陷域矩阵定义第26-28页
        3.2.3 节点分类第28-29页
    3.3 监测点优化部署模型第29-31页
        3.3.1 优化模型第29-30页
        3.3.2 优化部署流程第30-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4章 电压暂降源定位及状态估计实现第33-44页
    4.1 引言第33页
    4.2 网络节点阻抗矩阵的形成第33-37页
        4.2.1 阻抗矩阵和故障点位置的关系第33-35页
        4.2.2 阻抗矩阵的构成第35页
        4.2.3 节点阻抗矩阵的验证第35-37页
    4.3 电压暂降源位置判断第37-39页
    4.4 电压暂降源定位验证第39-41页
    4.5 电压暂降状态估计第41-43页
    4.6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5章 算例与仿真分析第44-66页
    5.1 引言第44页
    5.2 算例分析1第44-51页
        5.2.1 监测点优化部署分析第45-48页
        5.2.2 电压暂降源位置判断第48-49页
        5.2.3 电压暂降状态估计第49-51页
    5.3 算例分析2第51-65页
        5.3.1 监测点优化部署分析第52-61页
        5.3.2 电压暂降源位置判断第61-63页
        5.3.3 电压暂降状态估计第63-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6.1 结论第66-67页
    6.2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德地区电力负荷预测及其对配电网规划的政策建议
下一篇:MMC-HVDC物理模拟系统子模块控制器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