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引言 | 第13-19页 |
1.1 硒蛋白T的发现与功能 | 第13-14页 |
1.1.1 硒蛋白T的发现 | 第13-14页 |
1.1.2 硒蛋白T功能 | 第14页 |
1.2 硒蛋白T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1 鸡SelT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2.2 与硒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 | 第14-15页 |
1.2.3 硒蛋白T的结构功能预测 | 第15页 |
1.3 缺硒对免疫器官的影响 | 第15-16页 |
1.3.1 缺硒对免疫器官形态结构的影响 | 第15页 |
1.3.2 缺硒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15-16页 |
1.3.3 缺硒对免疫器官细胞因子的影响 | 第16页 |
1.4 缺硒与氧化应激 | 第16-17页 |
1.5 热休克与免疫器官损伤 | 第17-18页 |
1.6 实验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2.1 主要仪器与主要试剂 | 第19-21页 |
2.1.1 主要仪器 | 第19页 |
2.1.2 主要丰物试剂 | 第19页 |
2.1.3 主要化学试剂 | 第19-20页 |
2.1.4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20页 |
2.1.5 样品采集和处理 | 第20-21页 |
2.2 检测项目及方法 | 第21-23页 |
2.3 试验数据的分析与统计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43页 |
3.1 不同物种间SelT的多重序列比对结果 | 第24-25页 |
3.1.1 核苷酸序列的多重序列比对结果 | 第24页 |
3.1.2 氨基酸序列的多重序列比对结果 | 第24-25页 |
3.2 鸡硒蛋白T结构预测结果 | 第25-28页 |
3.2.1 鸡Se1T蛋白结构域的预测结果 | 第26-27页 |
3.2.2 鸡硒蛋白T蛋白空间结构预测结果 | 第27-28页 |
3.3 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8-30页 |
3.4 低硒对20日龄肉鸡免疫器官Hsp90、Hsp70、Hsp60 mRNA和蛋白表达及Hsp40、Hsp27 mRNA表达影响的检测结果 | 第30-33页 |
3.4.1 低硒对20日龄肉鸡免疫器官Hsp90 mRNA表达影响的检测结果 | 第30页 |
3.4.2 低硒对20日龄肉鸡免疫器官Hsp70 mRNA表达影响的检测结果 | 第30-31页 |
3.4.3 低硒对20日龄肉鸡免疫器官Hsp60 mRNA表达影响的检测结果 | 第31-32页 |
3.4.4 低硒对20日龄肉鸡免疫器官Hsp40 mRNA表达影响的检测结果 | 第32页 |
3.4.5 低硒对20日龄肉鸡免疫器官Hsp27 mRNA表达影响的检测结果 | 第32-33页 |
3.5 低硒对20日龄肉鸡胸腺、脾脏、法氏囊IL-1R、IL-1 β、IL-2、INF-γmRNA表达水平影响检测结果 | 第33-36页 |
3.5.1 低硒对20日龄肉鸡胸腺、脾脏、法氏囊IL-1R mRNA表达水平影响检测结果 | 第33-34页 |
3.5.2 低硒对20日龄肉鸡胸腺、脾脏、法氏囊IL-1 β mRNA表达水平影响检测结果 | 第34-35页 |
3.5.3 低硒对20日龄肉鸡胸腺、脾脏、法氏囊IL-2 mRNA表达水平影响检测结果 | 第35页 |
3.5.4 低硒对20日龄肉鸡胸腺、脾脏、法氏囊INF-γmRNA表达水平影响检测结果 | 第35-36页 |
3.6 低硒对鸡免疫器官SelT、SPS1、SecS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36-38页 |
3.6.1 低硒对肉鸡免疫器官SelT、SecS、SPS1 mRNA表达影响的检测结果 | 第36-38页 |
3.7 肉鸡免疫器官中氧化指标检测结果 | 第38-40页 |
3.7.1 低硒对20日龄肉鸡免疫器官CAT活性影响的检测结果 | 第38-39页 |
3.7.2 低硒对20日龄肉鸡免疫器官-OH含量影响的检测结果 | 第39-40页 |
3.7.3 低硒对20日龄肉鸡免疫器官H_2O_2含量影响的检测结果 | 第40页 |
3.8 鸡免疫器官热休克蛋白、细胞因子、SecS、SPS1 mRNA表达与SelT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第40-43页 |
4 讨论 | 第43-48页 |
4.1 硒蛋白T的结构功能分析及低硒对其在免疫器官中表达的影响 | 第43页 |
4.2 低硒对SesS和SPS1在免疫器官中表达的影响 | 第43-44页 |
4.3 低硒对鸡免疫器官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4.4 低硒对鸡免疫器官细胞因子的影响 | 第45页 |
4.5 低硒对鸡免疫器官热休克蛋白的影响 | 第45-48页 |
5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