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卫星通信和宇宙通信论文

基于PCMA的盲解调技术研究

附件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目录第10-13页
插图索引第13-15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15-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6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17页
    1.2 卫星通信概述第17-20页
        1.2.1 卫星通信的含义及特点第17-18页
        1.2.2 卫星通信系统的结构第18-19页
        1.2.3 系统的工作过程第19-20页
    1.3 卫星多址技术第20-22页
        1.3.1 传统的卫星多址技术第20-21页
        1.3.2 PCMA 多址技术第21-22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2-23页
    1.5 本文章节安排第23-26页
第二章 成对载波多址技术第26-44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PCMA 基本原理第26-28页
    2.3 PCMA 参数估计第28-35页
        2.3.1 频率估计第30-32页
        2.3.2 相移估计第32-33页
        2.3.3 时延估计第33-34页
        2.3.4 幅度估计第34-35页
    2.4 PCMA 盲解调简介第35-41页
        2.4.1 稀疏性算法第37-38页
        2.4.2 粒子滤波盲分离算法第38-40页
        2.4.3 独立变量分析(ICA)第40-41页
    2.5 本章小结第41-44页
第三章 恒参信道下 PCMA 盲解调第44-62页
    3.1 引言第44-45页
    3.2 信号模型第45-48页
        3.2.1 基本模型第45-47页
        3.2.2 辅助模型第47-48页
    3.3 编码辅助简介与影响分析第48-49页
        3.3.1 卷积编码简介第48页
        3.3.2 卷积码影响分析第48-49页
    3.4 基于过采样和编码辅助的 PCMA 盲分离算法第49-54页
        3.4.1 算法概述第49-52页
        3.4.2 信道参数初始化第52-54页
    3.5 仿真第54-61页
        3.5.1 编码辅助影响分析第55页
        3.5.2 幸存路径数目影响分析第55-57页
        3.5.3 过采样率影响分析第57-58页
        3.5.4 判决深度影响分析第58页
        3.5.5 到达时间影响分析第58-59页
        3.5.6 功率差异影响分析第59-60页
        3.5.7 收敛性能分析第60-61页
    3.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随参信道下 PCMA 盲解调第62-80页
    4.1 引言第62-63页
    4.2 信道参数估计精度的影响因素第63-67页
        4.2.1 PSP 算法影响分析第63-64页
        4.2.2 EWRLS 算法影响分析第64-67页
    4.3 频偏自校正和幸存路径数目自调整的 PCMA 盲解调第67-72页
        4.3.1 频偏自校正第67-71页
        4.3.2 幸存路径数目自调整第71-72页
    4.4 仿真第72-78页
        4.4.1 是否已知信息序列对收敛性能的影响分析第73-74页
        4.4.2 不同过采样倍数 P 对收敛性能的影响分析第74-75页
        4.4.3 频偏自校正对收敛性能的影响分析第75-77页
        4.4.4 幸存路径数目自调整对收敛性能的影响分析第77-78页
    4.5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五章 结束语第80-82页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第80-81页
    5.2 后续研究工作第81-82页
附录 A B 矩阵的修正公式推导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8页
致谢第88-9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时延网络的同步及MAC协议研究
下一篇:手机语音识别系统中语音活动检测算法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