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 1.2 安全驾驶室简介 | 第10-11页 |
| 1.3 安全驾驶室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4 工程优化中的不确定性问题简介 | 第12-13页 |
| 1.5 高维近似模型简介 | 第13页 |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2章 高维近似模型技术 | 第15-30页 |
| 2.1 引言 | 第15页 |
| 2.2 试验设计方法 | 第15-17页 |
| 2.3 高维近似模型技术 | 第17-24页 |
| 2.3.1 TPS-HDMR 方法 | 第18-19页 |
| 2.3.2 Kriging-HDMR 方法 | 第19-20页 |
| 2.3.3 BPNN-HDMR 方法 | 第20-23页 |
| 2.3.4 RBF-HDMR 方法 | 第23-24页 |
| 2.4 四种方法的数值计算对比分析 | 第24-28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3章 安全驾驶室有限元分析和近似模型的建立 | 第30-42页 |
| 3.1 引言 | 第30页 |
| 3.2 安全驾驶室有限元分析 | 第30-38页 |
| 3.2.1 有限元基本理论 | 第30-32页 |
| 3.2.2 几何清理 | 第32-33页 |
| 3.2.3 单元类型选择和网格划分 | 第33页 |
| 3.2.4 焊接的模拟 | 第33-34页 |
| 3.2.5 安全驾驶室 ROPS 有限元分析 | 第34-38页 |
| 3.3 安全驾驶室近似模型 | 第38-41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基于高维模型的驾驶室不确定性多目标优化 | 第42-55页 |
| 4.1 引言 | 第42页 |
| 4.2 不确定性优化模型及研究现状 | 第42-46页 |
| 4.2.1 概率优化方法 | 第43页 |
| 4.2.2 模糊优化方法 | 第43-44页 |
| 4.2.3 凸模型优化方法 | 第44-45页 |
| 4.2.4 区间优化方法 | 第45-46页 |
| 4.3 不确定性多目标优化算法 | 第46-49页 |
| 4.3.1 多目标遗传算法 | 第47-48页 |
| 4.3.2 隔代映射遗传算法(IP-GA) | 第48-49页 |
| 4.4 安全驾驶室不确定性多目标优化 | 第49-54页 |
| 4.4.1 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49页 |
| 4.4.2 优化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49-54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5章 安全驾驶室 FOPS 与模态分析 | 第55-65页 |
| 5.1 引言 | 第55页 |
| 5.2 安全驾驶室 FOPS 分析 | 第55-59页 |
| 5.2.1 安全驾驶室 FOPS 分析标准 | 第55-56页 |
| 5.2.2 安全驾驶室 FOPS 分析冲击力的确定与施加 | 第56-57页 |
| 5.2.3 安全驾驶室 FOPS 分析结果 | 第57-59页 |
| 5.3 安全驾驶室模态分析 | 第59-64页 |
| 5.3.1 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59-60页 |
| 5.3.2 安全驾驶室模态分析计算 | 第60-64页 |
| 5.3.3 安全驾驶室模态分析结果评价 | 第64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