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4-16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6-2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34页 |
1.1 空间目标监视系统概况 | 第20-21页 |
1.2 雷达成像发展概况 | 第21-29页 |
1.2.1 SAR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23-25页 |
1.2.2 ISAR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25-29页 |
1.3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29-34页 |
1.3.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29-31页 |
1.3.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31-32页 |
1.3.3 本文内容安排 | 第32-34页 |
第二章 空间目标回波模型及ISAR成像理论 | 第34-48页 |
2.1 引言 | 第34-35页 |
2.2 空间目标模型分析 | 第35-39页 |
2.2.1 空间目标轨道模型 | 第35-37页 |
2.2.2 基于空间平台的空间目标回波历程 | 第37-38页 |
2.2.3 基于空间平台的空间目标成像问题 | 第38-39页 |
2.3 ISAR成像基础理论 | 第39-42页 |
2.4 稀疏重构分析与研究 | 第42-46页 |
2.5 实测数据实验 | 第46-4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基于Fr FT的空间目标高精度距离压缩方法 | 第48-64页 |
3.1 引言 | 第48-49页 |
3.2 星载雷达的空间目标成像模型 | 第49-52页 |
3.3 两类典型时频分析方法 | 第52-56页 |
3.3.1 Radon-Wigner变换 | 第53-54页 |
3.3.2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 第54-56页 |
3.4 基于Fr FT和多项式拟合迭代的距离向压缩方法 | 第56-59页 |
3.5 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59-60页 |
3.6 仿真实验分析 | 第60-6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基于块稀疏的空间碎片群目标成像方法 | 第64-78页 |
4.1 引言 | 第64-65页 |
4.2 空间碎片群目标成像模型 | 第65-67页 |
4.3 基于块稀疏的空间碎片群目标成像方法 | 第67-72页 |
4.3.1 回波模型的稀疏表示 | 第67-69页 |
4.3.2 空间碎片群目标成像方法 | 第69-72页 |
4.4 仿真实验分析 | 第72-76页 |
4.4.1 径向速度选取对补偿函数H的影响 | 第73-74页 |
4.4.2 空间碎片群目标成像结果 | 第74-75页 |
4.4.3 性能分析 | 第75-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五章 基于窄带系统的空间目标/群目标成像方法 | 第78-100页 |
5.1 引言 | 第78-79页 |
5.2 窄带系统下的高速自旋目标回波模型 | 第79-81页 |
5.3 基于稀疏重采样的空间碎片目标成像方法 | 第81-86页 |
5.3.1 基于稀疏表示的高分辨成像方法 | 第82-83页 |
5.3.2 系统PRF的要求 | 第83-86页 |
5.4 基于稀疏重采样的空间碎片群目标成像方法 | 第86-89页 |
5.4.1 空间碎片的转速估计 | 第86-87页 |
5.4.2 空间碎片群目标成像方法 | 第87-89页 |
5.5 仿真实验分析 | 第89-97页 |
5.5.1 空间碎片单目标成像性能分析 | 第90-95页 |
5.5.2 空间碎片群目标成像性能分析 | 第95-97页 |
5.6 结论 | 第97-100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00-104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100-10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01-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6页 |
致谢 | 第116-118页 |
作者简介 | 第118-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