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定襄县农村信用社竞争战略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2-20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15-16页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6-20页
        1.3.1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7页
        1.3.2 本文研究的方法第17-20页
2 相关理论概述第20-28页
    2.1 战略理论第20-22页
        2.1.1 企业战略理论第20页
        2.1.2 战略管理理论第20-22页
    2.2 战略层次理论第22-24页
        2.2.1 公司层战略第23-24页
        2.2.2 业务层战略第24页
        2.2.3 职能层战略第24页
    2.3 战略管理理论综述第24-28页
        2.3.1 成本领先战略第25-26页
        2.3.2 差异化战略第26页
        2.3.3 集中化战略第26-28页
3 定襄县农村信用社发展沿革、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8-32页
    3.1 发展历史第28页
    3.2 经营现状第28页
    3.3 存在的问题第28-32页
        3.3.1 性质定位问题第28-29页
        3.3.2 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第29页
        3.3.3 信贷市场定位问题第29页
        3.3.4 风险管理水平问题第29-32页
4 定襄县农村信用社环境分析第32-42页
    4.1 宏观环境分析第32-34页
        4.1.1 政治法律环境第32-33页
        4.1.2 经济环境第33页
        4.1.3 社会环境第33-34页
        4.1.4 技术环境第34页
    4.2 行业环境分析第34-39页
        4.2.1 银行业关键成功因素分析第34-35页
        4.2.2 银行业竞争分析第35-39页
    4.3 内部环境分析第39-42页
        4.3.1 组织结构第39页
        4.3.2 人力资源第39页
        4.3.3 资金来源与构成第39-40页
        4.3.4 资本充足性第40页
        4.3.5 资产流动性第40-41页
        4.3.6 效益性第41-42页
5 定襄县农村信用社竞争战略分析与选择第42-52页
    5.1 SWOT战略分析第42-50页
        5.1.1 优势(Strength)第42-43页
        5.1.2 劣势(Weakness)第43-46页
        5.1.3 机会(Opportunity)第46-47页
        5.1.4 威胁(Threat)第47-49页
        5.1.5 SWOT矩阵第49-50页
    5.2 竞争战略选择第50-52页
        5.2.1 战略目标第50页
        5.2.2 战略定位第50-51页
        5.2.3 战略选择第51-52页
6 定襄县农村信用社竞争战略实施第52-62页
    6.1 更新观念第52-53页
        6.1.1 树立支农新理念第52-53页
        6.1.2 转变营销理念第53页
    6.2 构筑企业文化第53-55页
        6.2.1 深化“农信”之“信”字的内涵第54页
        6.2.2 构建先进的物质文化第54页
        6.2.3 营造优美的精神文化第54页
        6.2.4 推进管理文化建设第54-55页
        6.2.5 倡导企业行为文化建设第55页
    6.3 变革组织结构第55-56页
        6.3.1 重组内部机构设置第55页
        6.3.2 整合市场营销渠道第55-56页
    6.4 优化营业网点第56页
        6.4.1 整合县城网点第56页
        6.4.2 巩固乡村网点第56页
    6.5 创新金融业务第56-59页
        6.5.1 创新金融产品第57页
        6.5.2 创新金融服务第57页
        6.5.3 创新信贷投向第57-58页
        6.5.4 创新贷款担保方式第58页
        6.5.5 创新贷款定价机制第58页
        6.5.6 创新客户关系管理第58-59页
    6.6 开发人力资源第59页
        6.6.1 构筑良好的职业环境第59页
        6.6.2 推行绩效工资制第59页
        6.6.3 强化培训,提高素质第59页
    6.7 创建学习型组织第59-62页
7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7.1 结论第62页
    7.2 所作的主要工作第62-63页
    7.3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旅游景区资源分配的社会学研究--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风景区个案分析
下一篇:中小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