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英文缩略语说明表 | 第12-13页 |
图录 | 第13-14页 |
表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7页 |
1.1.1 无线 Ad hoc 网络 | 第15-16页 |
1.1.2 视频传输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MAC 访问机制及改进 | 第21-32页 |
2.1 MAC 协议基本问题 | 第21-22页 |
2.2 IEEE 802.11 与 IEEE 802.11e 接入机制 | 第22-26页 |
2.2.1 DCF 概述 | 第22-25页 |
2.2.2 DCF 的缺点 | 第25-26页 |
2.3 IEEE802.11e QoS 业务区分 | 第26-31页 |
2.3.1 EDCA 机制 | 第26-30页 |
2.3.2 EDCA 缺点及改进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基于 EDCA 的视频传输 | 第32-44页 |
3.1 视频编码技术 | 第32-35页 |
3.2 无线视频传输仿真平台的搭建 | 第35-41页 |
3.2.1 NS2 简介 | 第36-37页 |
3.2.2 NS2 仿真过程 | 第37-38页 |
3.2.3 无线视频传输仿真平台 | 第38-41页 |
3.3 EDCA 视频传输仿真分析 | 第41-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基于动态映射的队列调度算法 | 第44-66页 |
4.1 无线视频传输的跨层设计 | 第44-50页 |
4.1.1 跨层设计 | 第44-45页 |
4.1.2 静态映射算法 | 第45-46页 |
4.1.3 动态映射算法 | 第46-50页 |
4.2 负载自适应动态映射算法 | 第50-58页 |
4.2.1 参数估计 | 第50-52页 |
4.2.2 算法描述 | 第52-58页 |
4.3 算法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58-65页 |
4.3.1 不同网络负载下的仿真比较 | 第58-60页 |
4.3.2 不同背景业务负载下的仿真比较 | 第60-62页 |
4.3.3 不同场景下的仿真比较 | 第62-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基于失真最小的最优动态调度算法 | 第66-87页 |
5.1 算法概述 | 第66页 |
5.2 视频传输的理论分析 | 第66-72页 |
5.2.1 视频失真分析 | 第66-67页 |
5.2.2 接入过程分析 | 第67-71页 |
5.2.3 队列模型分析 | 第71-72页 |
5.3 算法理论描述 | 第72-80页 |
5.3.1 算法的推导过程 | 第72-75页 |
5.3.2 算法的求解 | 第75-80页 |
5.4 算法的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80-86页 |
5.4.1 不同网络负载下的仿真比较 | 第80-83页 |
5.4.2 不同背景数据流下的仿真比较 | 第83-84页 |
5.4.3 不同场景下的仿真比较 | 第84-8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7-88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