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7页 |
1.1 组织工程概述 | 第11-12页 |
1.2 组织工程的应用 | 第12-17页 |
1.2.1 组织工程在皮肤修复领域的应用 | 第12-13页 |
1.2.2 组织工程在角膜修复领域的应用 | 第13-14页 |
1.2.3 组织工程在骨修复领域的应用 | 第14-15页 |
1.2.4 组织工程在软骨修复领域的应用 | 第15-17页 |
1.3 组织工程支架设计 | 第17-22页 |
1.3.1 支架性能的需求 | 第17页 |
1.3.2 支架材料的选择 | 第17-22页 |
1.4 水凝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 第22-25页 |
1.4.1 水凝胶用作空间填充支架 | 第22-23页 |
1.4.2 水凝胶用作活性分子传递支架 | 第23-24页 |
1.4.3 水凝胶用作细胞传递支架 | 第24-25页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5-27页 |
2 TEMPO氧化微纤化纤维素(T-MFC)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第27-39页 |
2.1 引言 | 第27-2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8页 |
2.2.2 T-MFC的制备 | 第28-29页 |
2.2.3 T-MFC性能的表征 | 第29-3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8页 |
2.3.1 宏观形貌分析 | 第30-32页 |
2.3.2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谱(UV-vis)分析 | 第32-35页 |
2.3.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35页 |
2.3.4 微观形貌分析 | 第35-37页 |
2.3.5 羧基含量测定 | 第37-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3 单网络及互贯网络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第39-52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9-42页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9-40页 |
3.2.2 单网络水凝胶的制备 | 第40页 |
3.2.3 互贯网络水凝胶的制备 | 第40页 |
3.2.4 水凝胶性能的表征 | 第40-4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2-51页 |
3.3.1 单网络及互贯网络结构模型 | 第42-43页 |
3.3.2 单网络及互贯网络水凝胶断面形貌分析 | 第43-45页 |
3.3.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45-46页 |
3.3.4 力学性能分析 | 第46-47页 |
3.3.5 溶胀性能分析 | 第47-49页 |
3.3.6 降解性能分析 | 第49-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4 大网络D-MFC/EDC交联明胶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第52-68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2-56页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2-53页 |
4.2.2 D-MFC的制备 | 第53-54页 |
4.2.3 D-MFC醛基含量的测定 | 第54页 |
4.2.4 大网络D-MFC/明胶复合水凝胶的制备 | 第54-55页 |
4.2.5 大网络D-MFC/EDC交联明胶复合水凝胶的制备 | 第55页 |
4.2.6 水凝胶性能的表征 | 第55-5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7页 |
4.3.1 D-MFC醛基含量的测定 | 第56-57页 |
4.3.2 大网络水凝胶模型 | 第57-59页 |
4.3.3 大网络水凝胶断面形貌分析 | 第59-61页 |
4.3.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61-63页 |
4.3.5 力学性能分析 | 第63-64页 |
4.3.6 溶胀性能分析 | 第64-65页 |
4.3.7 降解性能分析 | 第65-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结论 | 第68-69页 |
5.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个人简历 | 第78-79页 |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