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8-9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2 设计事理学概述 | 第10-20页 |
2.1 设计事理学 | 第10-16页 |
2.1.1 设计事理学的理论来源 | 第10页 |
2.1.2 设计事理学的思想理念 | 第10-11页 |
2.1.3 设计事理学中的“事”与“物” | 第11-12页 |
2.1.4 实“事”求“是” | 第12-14页 |
2.1.5 事理学呈现出的特点 | 第14-15页 |
2.1.6 设计事理学的思维模式 | 第15-16页 |
2.2 设计事理学与用户需求获取的关系 | 第16-17页 |
2.3 基于事理学的用户需求获取方法 | 第17-20页 |
3 基于事理学的用户需求获取及分析 | 第20-34页 |
3.1 城市流动警亭现状调查 | 第20-22页 |
3.2 设计事理学在城市流动警亭设计中的运用 | 第22-24页 |
3.3 基于事理学的用户调研及分析 | 第24-28页 |
3.3.1 用户调研 | 第24-26页 |
3.3.2 调研基本情况介绍及结果归纳 | 第26-27页 |
3.3.3 调研情况的补充说明 | 第27-28页 |
3.4 对用户的研究分析 | 第28-30页 |
3.4.1 用户心理研究 | 第28页 |
3.4.2 用户群的需求分析 | 第28-30页 |
3.5 基于用户调查的流动警亭设计框架及可行性分析 | 第30-32页 |
3.6 基于流动警亭设计框架的功能定位 | 第32-34页 |
4 基于功能定位的流动警亭空间配置及规划 | 第34-46页 |
4.1 空间与办公空间设计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 第34-43页 |
4.1.1 不同领域对空间的界定 | 第34-35页 |
4.1.2 人的空间行为 | 第35页 |
4.1.3 个人空间气泡 | 第35-36页 |
4.1.4 办公空间 | 第36-37页 |
4.1.5 办公行为分析 | 第37页 |
4.1.6 办公空间的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 | 第37-38页 |
4.1.7 办公空间的物理设计——空间节约有效利用 | 第38-39页 |
4.1.8 心理学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 第39-43页 |
4.2 基于流动警亭功能定位的办公空间配置 | 第43页 |
4.3 基于功能定位的流动警亭办公空间规划 | 第43-44页 |
4.4 流动警亭办公空间设计框架的确立 | 第44-46页 |
5 城市流动警亭办公设备设计实践 | 第46-56页 |
5.1 设计事理学作为方法论的设计 | 第46-47页 |
5.2 办公空间角度的设计 | 第47页 |
5.3 设计实践与分析 | 第47-56页 |
5.3.1 城市流动警亭布局分析 | 第47-49页 |
5.3.2 功能设计 | 第49页 |
5.3.3 基本办公设施人机尺寸的设定 | 第49-52页 |
5.3.4 基础材料的选择与设计 | 第52-53页 |
5.3.5 城市流动警亭设计方案及分析 | 第53-56页 |
6 结论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图表目录 | 第62-64页 |
附录 1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第64-66页 |
附录 2 调查问卷 | 第66-68页 |
附录 3 用户访谈实录 | 第68-76页 |
附录 4 实习鉴定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