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2.1 水资源演变驱动因子影响机制分析 | 第11-12页 |
1.2.2 变化环境下流域水资源演变归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3.3 论文框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7-22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17页 |
2.2 地形高程 | 第17-18页 |
2.3 土壤植被 | 第18-20页 |
2.4 河流水系 | 第20-21页 |
2.5 水资源问题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水资源演变及其驱动因子变化特征分析 | 第22-38页 |
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22-26页 |
3.1.1 数据来源 | 第22页 |
3.1.2 研究方法 | 第22-26页 |
3.2 径流演变特征 | 第26-29页 |
3.3 气候因子变化特征 | 第29-32页 |
3.3.1 降水演变特征 | 第29-30页 |
3.3.2 气温演变特征 | 第30-31页 |
3.3.3 潜在蒸散发量演变特征 | 第31-32页 |
3.4 下垫面条件变化特征 | 第32-36页 |
3.5 人工取用水变化特征 | 第36-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流域水文模型径流模拟 | 第38-48页 |
4.1 SWAT模型概况 | 第38-41页 |
4.2 模型数据库构建 | 第41-45页 |
4.3 参数敏感性分析、率定与验证 | 第45-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径流演变归因分析 | 第48-55页 |
5.1 归因方法 | 第48-50页 |
5.1.1 基准期与变化期划分 | 第48页 |
5.1.2 情景设定 | 第48-49页 |
5.1.3 不同驱动因子贡献量和贡献率的计算方法 | 第49-50页 |
5.2 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5.3 结果验证 | 第51-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未来水资源演变预测 | 第55-62页 |
6.1 径流对各驱动因子敏感性分析 | 第55-56页 |
6.2 不同驱动因子预测 | 第56-60页 |
6.2.1 预测方法 | 第57页 |
6.2.2 预测结果 | 第57-60页 |
6.3 未来水资源演变预测 | 第6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5页 |
7.1 结论 | 第62-64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