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8-10页 |
中文摘要 | 第10-14页 |
英文摘要 | 第14-17页 |
1 前言 | 第19-20页 |
2 实验材料 | 第20-25页 |
2.1 实验动物 | 第20页 |
2.2 抗体 | 第20-21页 |
2.3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 第21-22页 |
2.4 引物 | 第22页 |
2.5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2-23页 |
2.6 主要试剂和溶液的配方 | 第23-25页 |
3 实验方法 | 第25-33页 |
3.1 SD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建立 | 第25-26页 |
3.1.1 SD大鼠来源 | 第25页 |
3.1.2 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 | 第25页 |
3.1.3 分离大鼠大脑组织 | 第25-26页 |
3.2 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 | 第26页 |
3.3 石蜡切片 | 第26-27页 |
3.3.1 组织固定 | 第26页 |
3.3.2 组织脱水、透明 | 第26页 |
3.3.3 组织浸蜡与包埋 | 第26页 |
3.3.4 组织切片 | 第26-27页 |
3.4 苏木素-伊红染色(HE) | 第27页 |
3.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 | 第27-28页 |
3.6 免疫荧光双标染色(IF) | 第28页 |
3.7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 第28-30页 |
3.7.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28-29页 |
3.7.2 RNA提取 | 第29页 |
3.7.3 RT反应 | 第29-30页 |
3.7.4 q-PCR扩增 | 第30页 |
3.8 蛋白质免疫印迹(WB) | 第30-32页 |
3.8.1 蛋白样品制备 | 第30-31页 |
3.8.2 SDS-PAGE凝胶制备 | 第31页 |
3.8.3 上样电泳 | 第31-32页 |
3.8.4 转膜 | 第32页 |
3.8.5 IB检测 | 第32页 |
3.9 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4 结果 | 第33-54页 |
4.1 大鼠MCAO模型造模成功 | 第33-34页 |
4.1.1 使用TTC染色法证明大鼠MCAO造模成功 | 第33页 |
4.1.2 HE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缺血性损伤 | 第33-34页 |
4.2 MCAO引起大鼠脑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增加 | 第34-37页 |
4.3 局灶性脑缺血增加脑中小胶质细胞数量 | 第37-40页 |
4.4 局灶性脑缺血导致大鼠大脑皮质中神经元的丢失 | 第40-41页 |
4.5 局灶性脑缺血上调大脑皮质中Prdx6表达 | 第41-47页 |
4.5.1 WB方法检测Prdx6在大脑皮质的表达 | 第41-42页 |
4.5.2 IHC方法检测Prdx6在不同脑区的表达 | 第42-47页 |
4.6 缺血再灌注诱导Prdx6在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 | 第47-48页 |
4.7 缺血再灌注诱导Prdx6在神经元中的表达 | 第48-49页 |
4.8 Prdx6不在小胶质细胞中表达 | 第49-51页 |
4.9 缺血再灌注诱导的Prdx6表达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 第51-54页 |
5 讨论 | 第54-56页 |
6 结论 | 第56页 |
7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56页 |
8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附录 | 第62-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2-64页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综述 | 第66-80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