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LTE下基于高铁传输环境的信道估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第12-14页
第2章 LTE相关技术及高铁传输环境第14-24页
    2.1 LTE相关技术第14-19页
        2.1.1 OFDM技术第14-16页
        2.1.2 SC-FDMA技术第16-17页
        2.1.3 LTE帧结构第17-19页
    2.2 高铁传输环境第19-22页
        2.2.1 多径效应第19-21页
        2.2.2 多普勒频移第21-22页
        2.2.3 多径莱斯信道第22页
    2.3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3章 信道及频偏估计算法第24-43页
    3.1 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算法第24-28页
        3.1.1 LS信道估计算法第24-25页
        3.1.2 基于DFT消噪的LS算法第25-26页
        3.1.3 LMMSE算法第26-27页
        3.1.4 算法仿真分析第27-28页
    3.2 导频序列第28-29页
    3.3 时域频偏估计算法第29-33页
        3.3.1 基于循环前缀的频偏估计算法第29-30页
        3.3.2 Moose频偏估计算法第30-32页
        3.3.3 算法仿真分析第32-33页
    3.4 基于Moose频偏算法的改进第33-41页
        3.4.1 双导频块情况下第34-36页
        3.4.2 四导频块情况下第36-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高铁传输环境下的信道估计第43-57页
    4.1 基于频偏的信道估计第43-47页
        4.1.1 导频间隔分析第44-45页
        4.1.2 不同导频间隔线性插值对比第45-46页
        4.1.3 下行链路仿真第46-47页
    4.2 上行频偏及信道估计第47-56页
        4.2.1 子载波映射第47-48页
        4.2.2 上行频偏估计第48-53页
        4.2.3 上行信道估计第53-55页
        4.2.4 上行链路仿真第55-56页
    4.3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5.1 论文总结第57页
    5.2 未来工作展望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群体用户行为的移动网络合作缓存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相干光通信系统偏振解复用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