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第一章 小动物皮肤病的研究进展 | 第12-21页 |
1.1 皮肤的结构 | 第12-13页 |
1.2 细菌性皮肤病 | 第13页 |
1.3 真菌性皮肤病 | 第13-17页 |
1.3.1 皮肤癣菌病 | 第13-15页 |
1.3.2 马拉色菌感染 | 第15-16页 |
1.3.3 孢子丝菌感染 | 第16页 |
1.3.4 隐球菌感染 | 第16-17页 |
1.4 其他类型的皮肤病 | 第17-18页 |
1.4.1 寄生虫性皮肤病 | 第17-18页 |
1.4.2 过敏性皮肤病 | 第18页 |
1.5 小动物皮肤病的诊断及防治 | 第18-21页 |
1.5.1 皮肤病的诊断技术 | 第18-19页 |
1.5.2 小动物皮肤病的防治 | 第19-21页 |
试验研究 | 第21-38页 |
第二章 派乐菲魔法洗对皮肤致病真菌及细菌的抑菌效果 | 第21-32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2.1.1 材料 | 第21-22页 |
2.1.2 方法 | 第22-25页 |
2.2 结果 | 第25-29页 |
2.2.1 派乐菲魔法洗对皮肤真菌的抑菌效果 | 第25-27页 |
2.2.2 派乐菲魔法洗对皮肤细菌的抑菌效果 | 第27-28页 |
2.2.3 临床病例治疗结果 | 第28-29页 |
2.3 讨论 | 第29-31页 |
2.4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派乐菲洗必灵对皮肤致病细菌的抑菌效果 | 第32-3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3.1.1 材料 | 第32-33页 |
3.1.2 方法 | 第33-34页 |
3.2 结果 | 第34-35页 |
3.2.1 派乐菲洗必灵对皮肤细菌的抑菌效果 | 第34-35页 |
3.2.2 临床病例治疗结果 | 第35页 |
3.3 讨论 | 第35-37页 |
3.4 小结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