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人体形态学论文--人体组织学论文--人体细胞学论文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因子脂质体囊泡制备及对损伤组织修复作用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7-9页
英文摘要第9-11页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第12-13页
前言第13-16页
第一部分 hUC-MSCs的分离纯化与鉴定第16-2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6-22页
        1.1 组织样本第16页
        1.2 主要试剂第16-17页
        1.3 主要仪器设备第17-18页
        1.4 试剂配制第18-19页
        1.5 实验方法第19-22页
    2 结果第22-25页
        2.1 hUC-MSCs形态学观察结果第22页
        2.2 hUC-MSCs表面标志蛋白检测结果第22-23页
        2.3 hUC-MSCs的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第23-24页
        2.4 hUC-MSCs的成脂肪细胞诱导分化第24-25页
    3 讨论第25-26页
    4 结论第26-27页
第二部分 hUC-MSCs分泌因子对HDF的影响极其脂质体囊泡的制备第27-3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7-34页
        1.1 细胞样本第27页
        1.2 主要试剂第27-28页
        1.3 主要设备仪器第28-29页
        1.4 试剂配置第29-30页
        1.5 实验方法第30-34页
    2 结果第34-37页
        2.1 条件培养基中蛋白浓度的定量第34页
        2.2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条件培养基中的蛋白质第34页
        2.3 人原代真皮成纤维细胞中Ⅰ型胶原纤维的表达第34-35页
        2.4 条件培养基中细胞因子VEGF、IL-8、MCP-1的浓度第35页
        2.5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因子脂质体囊泡电镜观察第35-36页
        2.6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因子脂质体囊泡粒径第36-37页
    3 讨论第37-38页
    4 结论第38-39页
第三部分 hUC-MSCs分泌因子脂质体囊泡对伤口修复作用第39-4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9-42页
        1.1 实验动物第39页
        1.2 主要试剂第39-40页
        1.3 主要器材第40页
        1.4 实验方法第40-42页
    2 结果第42-46页
        2.1 伤口48h内变化第42页
        2.2 伤口第三天第42-43页
        2.3 伤口第五天第43页
        2.4 伤口第七天第43-44页
        2.5 观察大鼠伤口愈合情况及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判断其修复效果第44-46页
    3 讨论第46-47页
    4 结论第47-48页
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综述 不同来源的干细胞对皮肤创伤愈合的研究进展第54-66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致谢第66-67页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第67-68页
个人简历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甲双胍通过Parkin介导线粒体自噬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发挥保护作用
下一篇:miR-31转基因小鼠的构建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