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7-21页 |
1.2.1 炉渣研究现状及其应用领域 | 第17-18页 |
1.2.2 炉渣作水泥混合材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8-2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炉渣及粒化高炉矿渣的性质 | 第22-32页 |
2.1 炉渣的形成、性质 | 第22-26页 |
2.1.1 炉渣形成过程的矿物转化 | 第22页 |
2.1.2 炉渣的物理性质 | 第22-24页 |
2.1.3 炉渣的化学性质 | 第24-26页 |
2.2 粒化高炉矿渣的形成、分类和性质 | 第26-31页 |
2.2.1 粒化高炉矿渣的形成和分类 | 第26-27页 |
2.2.2 高炉矿渣的物理性质 | 第27-28页 |
2.2.3 高炉矿渣的化学性质 | 第28-29页 |
2.2.4 磨细高炉矿渣的作用机理 | 第29-31页 |
2.2.5 磨细矿渣的标准及相关要求 | 第3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主要试验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32-35页 |
3.1 试验原材料 | 第32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2-35页 |
3.2.1 粉磨试验 | 第32页 |
3.2.2 炉渣水泥基本性能试验 | 第32-34页 |
3.2.3 炉渣水泥水化产物微观结构测试方法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炉渣制备多熟料炉渣水泥的研究及机理分析 | 第35-53页 |
4.1 机械活化对水泥性质的影响 | 第36-43页 |
4.1.1 机械活化对水泥细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4.1.2 机械活化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的影响 | 第38-41页 |
4.1.3 机械活化对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 | 第41-43页 |
4.2 炉渣掺量对水泥性质的影响 | 第43-48页 |
4.2.1 炉渣掺量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的影响 | 第44-46页 |
4.2.2 炉渣掺量对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 | 第46-48页 |
4.3 机理分析 | 第48-51页 |
4.3.1 水化产物的物相分析 | 第48-50页 |
4.3.2 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分析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炉渣制备少熟料复合水泥的研究及机理分析 | 第53-73页 |
5.1 确定复合水泥各组分的最佳配比 | 第54-58页 |
5.1.1 炉渣掺量对复合水泥强度的影响 | 第54-56页 |
5.1.2 水泥熟料掺量对复合水泥强度的影响 | 第56-58页 |
5.2 激发剂对复合水泥活性的影响研究 | 第58-69页 |
5.2.1 碱性激发剂对复合水泥强度的影响 | 第58-63页 |
5.2.2 硫酸盐类激发剂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 第63-66页 |
5.2.3 碱类与硫酸盐类激发剂复配对复合水泥强度的影响 | 第66-69页 |
5.3 机理分析 | 第69-72页 |
5.3.1 水化产物的物相分析 | 第69-70页 |
5.3.2 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分析 | 第70页 |
5.3.3 熟石灰和硫酸盐激发机理分析 | 第70-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炉渣制备无熟料水泥的研究及机理分析 | 第73-85页 |
6.1 无熟料炉渣水泥的制备 | 第74-78页 |
6.1.1 标准养护条件下确定无熟料炉渣水泥最优配比 | 第74-76页 |
6.1.2 蒸压养护条件下胶砂强度测定 | 第76-78页 |
6.2 无熟料复合水泥的制备 | 第78-82页 |
6.2.1 标准养护条件下确定复合水泥最优配比 | 第78-81页 |
6.2.2 蒸压养护条件下胶砂强度测定 | 第81-82页 |
6.3 机理分析 | 第82-8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7.1 结论 | 第85-86页 |
7.2 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第91页 |